讲述人:韦涵诺,20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学生
1929年春天,正值鄂北共产党力量壮大时期,张光年(原名张文光)在老家鄂北,从一名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入党3年后,他离开老家来到武汉,于1933年进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现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中文系学习,研究文学与音乐,创作剧本与歌词。这一段求学时光,为他近一步打开文学研究的世界。求学地点,正是位于革命形势高涨的武汉,战事、爱国运动频起,他与朋友投身于社会活动中,对社会现状的体察融入到文字与表演,创作一部又一部作品,鼓舞抗战士气,充满民族气节。在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学习的时期,“光未然”这一具有标志性的笔名诞生,他发表多篇文章,创作多部戏剧,成为他创作历程中一段独特的回忆。
光未然雕像(华中师范大学杜鹃广场)
1937年,他参与恢复鄂北党组织的工作,重新加入共产党。同是这一年,他与冼星海在一场歌咏大会上初识。从此,他们成为生活中、创作中的挚友,一首首慷慨激昂、弘扬民族精神的歌曲诞生于抗战重镇上,其中就包括远近闻名的《黄河大合唱》。东渡黄河,聆听黄河的声音,激发了光未然的灵感,结合一路所见的行军战斗场景,创作的愿望在他心中积压。一次意外坠马,使得他左臂关节粉碎性骨折。在他接骨疗伤、住院休息期间,好友冼星海来到医院探望。两人兴奋地谈论音乐、讨论合作,再次激起光未然的创作愿望。对他而言,不论在哪,激情仍在,创作不息。
光未然(左)与冼星海(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