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王依雯,19岁,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
赵心瑜,19岁,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
林逸恺,20岁,华中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2019级本科生
1931年,武汉中华大学中文系迎来了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此时谁也无法料想,这位青年会成为对中国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学革命家。他,就是光未然先生。
老河口有一条以他命名的小路,也许象征着先生险阻的革命长路。光未然先生在慷慨激昂的青年时代,就拥有一腔热血。192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作协党龄最大的成员之一。时代风云变幻,民族危在旦夕,却激发了他奋勇不屈的抗争意识。1939年,呆在延安鲁艺山坡的小窑洞宿舍中的光未然,听到炮火的轰炸声,也听到汹涌澎湃的黄河浪涛声。他明白中国人民就像滔滔江水,汇聚在一起就有无限的力量,于是写出了《黄河大合唱》这首传奇之作。“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字字铿锵,是他用文字在抗争。
战火纷乱,白色恐怖主义盛行,光未然先生以笔为武器,用诗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坚强抗战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的强烈要求。他在1940年创作出长篇叙述诗《屈原》。两位爱国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灵魂发生碰撞,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炽热情怀。此外,他还写了其他反抗侵略的文学作品,如《五月的鲜花》等,流传盛广,这些文字深深鼓舞了在战火中努力抗争的中国人民。
战火逐渐平息,迈入和平年代的中国,需要一批能力强大的骨干人才,光未然先生就是其一。1950年起,他就先后担任中央戏剧学院教育长、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光未然先生身兼要职,将全身心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去,他既是一个伟大诗人,文学家,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的老校友,光未然先生也始终心系母校。他将他的珍贵文物、手稿等送于我校图书馆保存,包括光未然先生从1930年代至新世纪的创作手稿、工作笔记、日记、往来信件、文件资料等。其中,尤以数量庞大、未曾公开过的日记、工作笔记、文革材料的意义最为重大。这些手稿不仅能填补光未然文学研究的许多空白,还极大丰富了现有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同时,光未然先生的家属还和学校方面达成了捐赠光未然铜像的协议,不久,先生光彩熠熠的雕像便座落于桂子山头。
斯人已去,然世人永远铭记他的光辉,就像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就像五月的鲜花,永不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