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故事 | “在武汉的147天,一个95后高校辅导员可以做些什么”

讲述人:游坤,20岁,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9级,学生

“萌导”、“老父亲”、“教院萌学长”

张萌,中共党员,95后辅导员,河北石家庄人。

据我所知,18年3月通过2+3行政保研的他,成为了教育学院2014级本科生的辅导员;18年9月,接手220多个18级本科生;19年5月又接手170多个17级本科生。他称呼他们“17宝宝&18娃娃”,他们称呼他“萌导”、“老父亲”、“萌学长”。

19年10月,初入大学的我与“萌导”在院宣传中心相识,他是指导老师。我仍记得他在第一节内培课上讲起“因何而宣,以何而传”,从《琅琊榜》讲到“香港事件”,从短视频谈到大国崛起,民族复兴,中国自信……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位高校辅导员身上的思政魅力,若隐若现中脑海里也浮现出一股青年使命。此后跟随“萌导”从事各类宣传工作,学技术,学做事,也在学做人。

“什么,他才25岁?我一直以为……”

作为19级的新生(当年),听到关于“萌导”最大的误解便是年龄。抬头纹、圆润的脸、显眼的小肚腩,都以为这是个35+的中年男人。从学长学姐们口中得知“真相”后忍不住笑了,可仔细一想竟也有些许心酸。一人身兼多职,事无巨细,学院大大小小活动的现场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田家炳4楼晚六点后仍亮灯的办公室十之八九有他一间;凌晨要是在空间刷到他的动态,多半又是亲自送某个生病的学生去医院了……都说岁月像把杀猪刀,可他尚未历经岁月,已然饱经风霜。

“在武汉的147天,一个95后高校辅导员可以做些什么”

20年6月7日,教院人的朋友圈被这样一篇第三人称回忆文章(如上标题)刷屏,或许其他院的师生也有所耳闻。2020年寒假初,因申请主动留校完成善后工作却意外碰上疫情,面临封城,“萌导”彻底“滞留”武汉。那段时间我与他有过少许线上交谈,也常能在空间看到他发布的他在华师的“抗疫”动态,大体知道他做了很多很多很多事情。而宅在家的我能做的只有给他的动态点点赞,随手评论一句辛苦了。

“在武汉的147天,一个95后高校辅导员可以做些什么”这篇文章发布,梳理了他自己的抗疫经历——给行动不便的老教师送药、送生活用品;给上百号学生邮寄书本、电脑等物品,帮忙晒宿舍被子,帮忙放置除湿盒;还有各类线上办公、宣传工作等等。我很幸运也很感激,拿到了他从武汉给我寄来的书本。疫情封校,陪伴他的只有那辆刹车不怎么好使、骑起来咯吱响的小电驴,却书写了一段党员坚守的温情岁月。文章展示了很多细节,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更多的艰辛,看罢顿时泪目,想说点啥,却突然觉得一句“辛苦了”是那么微不足道。

他说:“既然留下了,那就做点什么”。

给老教师送药路线图之一

给学生邮寄物品        “一人 一电驴 一段温情”

“我是党员”

2020中旬,疫情尚未过去之时,洪水又大肆来袭。一句“我是党员”,他又奔赴堤坝。从他连续发布的动态里,能看出疲惫,亦能看出使命。危急时刻,方显党员本色。

路还很长,故事还在继续

2021年的寒假,石家庄突然爆发疫情,身为石家庄人的“萌导”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又一次没能回家。前几日在他办公室无意间看到一张新学期个人及工作规划,最后一行写着:攒钱买钻戒,暑假见丈母娘。

“萌导”和他的学生们、和教院、和华师的故事还有很多,路也还长,故事还在继续。

©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