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司小平,20岁,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学生
林晓枫,20岁,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9级,学生
出身于湖南省永州市,黄立钢是一个实打实的乡村青年。驻足与他凝视,便能深深感受到他身上那种淳朴而阳光的气息。
“乐于奉献,是父母教给我的道理”
在这个外表阳光的少年背后,有着灰色的过去。在黄立钢尚且年幼时,父亲的意外受伤,让家里的顶梁柱一夜坍塌。突如其来的变故,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击。但他的母亲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毅然地挑起重担,成为了这个家庭里新的脊梁。母亲当时坚毅的神态,在尚处于懵懂孩童时期的黄立钢心中埋下了一颗唤作“责任担当”的种子。
都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对于经受家庭变故的黄立钢,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同乡的眼中,黄立钢一直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也正是出于懂事,让年幼的黄立钢早早就懂得帮衬父母的家务和农活,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黄立钢慢慢变得自立、自强,具备着很多城里娇生惯养的孩子都不具备的生活技能。生活虽苦,甘之如饴,正是知生活不易,他更懂得如何感恩与回报。
随着时间推移,黄立钢渐渐长大,父母身上那份吃苦耐劳、不计较得失的质朴品质又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黄立钢,这种无形的淳朴家风,成为了他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原初启蒙。
“为大家做事,我已经习惯了”
2017年,黄立钢成为了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一名学生。他先后加入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博雅服务队等一系列学生组织,希望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
三年多时间里,黄立钢在学生、干部、志愿者等多个角色频繁地来回切换,在他的朋友看来,他的生活既精彩、又繁忙,为此他们充满了疑惑“你做这么多事情?又累又没有回报,值得吗?”黄立钢每当面临这样的问题,都会很自然地回答道:“我已经习惯了”。简单的六个字,说出来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却又谈何容易?然而,黄立钢却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这六个字所代表的力量。
晨光熹微之时,室友仍与周公对弈,黄立钢早早从床上爬起,像“贼”一样的摸索出了宿舍,与团队一同前往汉口火车站、地铁站等多个人流密集的场所,进行人流疏通与乘客指引工作,是黄立钢每个学期的工作常态。在不需要前往火车站参与志愿活动时,黄立钢便和同伴去张家铺小学展开义教活动,给那里的孩子们介绍各种各样新奇的事物,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能够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2020年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黄立钢只能在家里通过网络进行线上学习。时空的限制让他不能再回到熟悉的校园与团队一同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正当愁眉莫展之际,他主动配合当地政府落实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为他热爱的乡土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信息登记工作看着简单,却存在着现实阻碍——语言交流问题。
黄立钢的家乡,是当地较为偏僻的一个山村,当地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基本都不会普通话,只会讲当地的方言,而扶助工作队的成员也听不懂村民的方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黄立钢主动请缨,带着工作队奔走于村巷之间,在村民和工作队之间担当翻译,挨家挨户地去给村民们解释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新政策。
“你们搞这个有啥意义呀?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生活那么多年了,也没见出现什么问题。”像这样的声音时常回响于黄立钢和工作队的耳边。面对这种情况,黄立钢等人从未放弃,一字一句地给村民们详细解读着国家的最新政策,让村民清楚并信任,政府落实的工作最终受益人仍是人民本身。终于,在黄立钢等人不厌其烦的解释和劝导中,村民们逐渐理解乡村新政策的内涵,宅基地改革政策的落实也因此得以顺利进行。
然而,随着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黄立钢等人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需要登记信息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屋主不在家,就意味着这项制度改革不能有效地普及到村里的每一个人。此时,黄立钢等人陷入了手足无措的境地。如何联系上这些村民,让他们配合宅基地信息登记工作,成为了阻碍黄立钢等人落实宅基地改革工作的最后一堵高墙。
空想往往不能奏效,唯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知。因此,黄立钢便和工作队一起,采用了最有效但又最麻烦的方式——到每位屋主的家中去,通过亲戚或朋友的帮助来与外出务工者取得联系。于是乎,他常在炎热的天气里领着工作组在住宅分散的村子里来回奔走,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来传达宅基地改革的政策,一步步完成了宅基地信息的登记与确认。
当他人询问做这些工作有何意义时,黄立钢显得十分淡然,“既然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我就会去做。而关于完成这些工作对我自身有什么意义,那都是事后才去思考的东西。”
“慢点走啊,握紧学生的手”
“还有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师傅,咱们下一个路口左转。”4个多小时的车程,黄立钢就这样一会一句地和司机师傅搭话,一边为他导航、防止长途开车会打瞌睡,一边又思索着到达目的地后的安排。
当黄立钢被宣布作为博雅·行知支教团2019届队长时,他心里是又欢喜,又忐忑,欣喜能为孩子们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忐忑该如何带领好这次队伍。得知要带队到湖北黄冈的白水中学去支教后,他开始着手安排行程,对接支教学校,和队员们组织备课试讲……可谓是一点也不敢放松。
“到了。”刚刚还在回忆着出行前的大事小事,直到白色立柱上清晰的四个大字“白水中学”出现,黄立钢这才回过神来自己到了此行终点。浅红的建筑里,传来阵阵读书声,浅绿的操场上,回荡着酷暑蝉鸣的“嗡嗡”声。“是这了。”他心说道,领着同样紧张期待的队员们,踏进了这所即将要待15天的中学。
门开了,迈开脚步,缓缓走上讲台。一抬头,120双眼睛齐刷刷地望过来,倒像是要把人给望穿,额头和后背的汗一点点滴落。“站上了讲台,你才会懂得理论与实战是不一样的,理想与现实是有差别的。”想起白水中学张老师的嘱咐,黄立钢心里的紧张消了一大半。开始,他曾担心孩子们会对“外来人口”有排斥心理,不配合教学工作。但后来发现,这完全是紧张过度,孩子们各有姿态,却都很懂事。
120朵“小花”交到了18位“园丁”手中,15天里,黄立钢和支教队员们始终以身作则,坚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谆谆世言。“吱吱吱——嗡嗡”电钻在教室的天花板上钻动,一架架风扇被安装着。黏糊糊的衣服紧贴着孩子们的肌肤,难耐的高温,让人有些烦躁。但课上,每一位支教队员都秉持着负责认真的态度,耐心地将每一个单词教会,让孩子们笔尖画出好看的画作。
“这只可爱的小恐龙送给我们帅气潇洒、满面春风、英俊而又严肃的思政黄老师!”接过孩子手中的画,黄立钢看着纸上那只绿色的恐龙,扑哧地笑了出来,说道:“这孩子,平时上课的时候开小差,现在倒挺机灵。”“黄老师放心,我会好好听讲的!”画作留名为“果冻”的孩子认真地抿了抿嘴,答道。
课下,刚接触教学工作的支教队队员们有些着急,为什么课上总会有人开小差?知识点讲了好几遍为什么还是不理解?面对疑惑,张老师对黄立钢说:“教书就好比是牵着蜗牛散步,一定要耐着性子来。”作为支教老师,不能对孩子揠苗助长,自身觉得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往往对刚刚接触新知识的学生是困难之处。一边反思自己,一边生着柴火给大家煮饭,黄立钢在烟火缭绕的厨房里,凝视着窗外奔跑的孩子们和老师。“慢点走啊,握紧学生的手。”喃喃低语着,他看着自己满是脏灰的手,无言微笑。
在华师做过各种志愿服务的他,已将奉献作为习惯,却也没有真正站上到讲台过。直到深入白水中学,他才深切地明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体会到中国乡村教师的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决心。
“有的孩子外向,有的孩子内向,不管他们个性如何,都像天使一样。”怀揣着最为赤诚的真心,他抬头板书,低头育人,无问功名,只为能牵着120名天使的双手,慢慢地向前走。
自桂子山上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向西扎根乡村改革,向东深入农村支教,黄立钢将“奉献”“担当”二词笃行多年。在将铁杵磨成细针的多年坚持里,他始终以初心立人,为民生立命,惟愿耕耘,但行前路,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