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杨宗凯,58岁,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吴砥,42岁,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 副主任
1994年国务院发布《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在高等学校中正式确立了由国家法规所确定的与科技“三项奖”所并行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制度。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在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中颁授的最高奖项,每4年评审一次,体现了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展现了高等学校在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其中,特等奖是最高奖,每届只有2项,竞争非常激烈。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和评选工作如期开展,我校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为主题,成功获评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在教育技术学科发挥主干牵引作用的情况下,高等学校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杨宗凯教授在人民大会堂领奖时留影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证书
我校是较早启动信息化教改的高校,早在2012年即获批为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高校。学校贯彻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将信息化列为学校基本战略,坚持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重点针对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三大问题进行实践探索:一是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信息时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共享优质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借助教育大数据解决教学活动中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三是如何营造信息时代高校重视教学、崇尚创新,善教、乐教的文化氛围。
在杨宗凯、彭南生、刘建清、李鸿飞等主要领导和骨干专家的带领下,我校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将“教育信息化”列为学校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信息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连接、共享、自主、开放、适切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从培养方案、教学环境、师生能力、教学资源等八大维度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实践。
华中师范大学的创新维度
第一,修订培养方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主动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设计理论研究、复合交叉、创新创业三个方向,系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上,调整通识教育、专业主干、个性发展三类课程比重;学时分布上,压缩课内学时;教学方式上,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研究型教学;评价方式上,实施基于数据的过程评价。
第二,重构教学环境,实现三空间深度融合。注重“物理·资源·社交”三空间的融合,建成一批具有良好展示能力、丰富互动能力和智能分析能力的智慧教室;在资源空间上,汇聚自主开发和引进的优质数字化课程向全校开放共享;在网络空间上,依托自主研发部署的云平台,实现师生一人一空间。
华中师范大学的智慧教室
第三,开展进阶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根据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需要,重新定义教师角色和能力要求,构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进阶标准,对不同类型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每年约送20名种子教师出国研训研修,为推进信息化教改培育出一批核心力量,学校教师教学水平显著提升。
第四,丰富教学资源,提供更加开放的教育。出台A、B、C三类数字课程资源规范,采用自建、共享、购置三种方式汇聚优质资源;以自主研发云平台为基础,提供课程共享接口;开通师范生毕业后两年网上攻读教育硕士通道。
第五,创新教学方法,推广混合课堂教学。广泛推行讲授与研讨结合、线上与线下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式课堂等新课堂教学形态快速发展,教师依托信息化环境和资源开展教学创新的主动性显著提升,涌现出一大批信息化教学创新案例。
第六,改革评价方式,开展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开展过程化评价,从学生在课内学习行为、在线作业研讨情况及测验考试情况等多渠道采集数据,为学情诊断、综合评价和学业规划提供支撑。
第七,优化管理服务,构建育人新生态。通过基于信息门户的一站式服务、基于校园网格的一张网管理、基于学生成长档案的一张表跟踪,学校实现从学生录取到毕业的全过程跟踪服务;夯实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网络思政教育可视化。2017年,时任校长杨宗凯教授主讲新生思政课,依托云平台采用“1+X”模式实现了全校2700名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通过智能终端实现了多现场实时互动,取得良好效果。学校形成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思政、通识、专业、实践教育和管理服务“五位一体”育人生态。
时任校长杨宗凯教授讲新生思政课
第八,设立教学节,营造教学文化。学校首创“教学节”品牌活动,自2015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包括教学公开课、教学工作坊、教育教学改革论坛、东亚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卓越数字化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竞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活动内容;自2013年起每年开展教学创新奖评比,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创新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获奖教师配套专门奖励政策,并在职称评聘方面予以倾斜;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向的国家级科研基地优势,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
经过几年的积累,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教改成效逐步显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教学水平与效果明显提升,学校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能力大幅度增强,学校办学空间等各类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大幅提高。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获评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优秀高校;2017年学情调查显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满意度连续五年提升。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体现了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我校在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激励每一个华师人在教育教学创新之路上勤奋耕耘,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