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故事 | “我是华师人,华师养育了我,培养了我,我应为华师工作”

讲述人:傅德荣,82岁,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原电化教育系、信息技术系主任

教育技术(原电化教育)是一门基于电子技术等理工科技术教育应用的新兴专业,特别是现今信息科学的高度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我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开始于1985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现已具有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学段的教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老一辈的教师,在艰难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为专业的建设作出了奉献。同时,在创建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也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通过专业建设过程的回顾,感到成果来之不易,使我们倍爱自己的专业;通过回顾,也使我们找到了今后应努力的方向。作为专业建设者中的一员,我将通过自己在专业建设中的所作所为,从一个侧面,具体地表现创建专业的艰辛和欢乐。将它作为一份财富,留给后来者去享用,让他们知道其中的成功,也让他们知道其中的问题,愿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使我们的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是华师人,华师养育了我,培养了我,我应为华师工作”

我从小家境贫寒,能从小学读到大学实属不易,为此我对党和政府怀有朴实的感恩之情。1957年我考入华师物理系,在校学习期间,我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更受到组织的培养。1960年至1962年我被选送至北京进修学习。1981年至1983年我作为中国政府派送的访问学者,在日本东京大学从事数字信号处理的学习、研究。所有这些,使我对华师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并认定自己是一名华师人,应为华师的发展作出努力,承担自己的职责。1983年回国后便开始筹办电化教育专业。

回国后,我面临着多次选择,首先是工作单位的选择。在国外,我主要从事自适应数字滤波器的研究。回国初期,对相关的研究院所、学校进行调研,国内的研究与我在国外的工作存在不小的差距,且这些单位期望能得到我的支持,希望我能参与到有关的工作中。与之相比较,华师完全没有继续国外研究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了华师,并且根据华师的需要,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随后是专业的选择。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正筹办计科系和电教系,当时,我可有两种选择,去计科系或留在电教系。根据华师的学校性质,我选择了电教系,虽然当时全国处于计算机热,计科系的创收很可观。第三次选择是我到广州某单位讲学。讲学期间,该单位派专人作为向导陪我去深圳参观。讲学快要结束了,该单位总支书记明确提出希望我调到该单位工作,该单位可提供比华师优越很多的条件,我婉言谢绝了书记的邀请。1994年,又有人向我提出,希望我去深圳某高校工作,同样被我婉拒。

我认为,我是华师人,华师养育了我,培养了我,我应为华师工作,为她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进入教育技术的学术圈”

基于专业建设的需求,我们应及早地进入国内教育技术的学术大家庭,即教育技术的学术圈。它是我们建设专业的外部环境。

我校的教育技术专业成立较晚,成立之初,国内已形成了具有某种组织形式的学术圈,并有经常性的学术活动。因此,应及早地让别人了解你,认可你,并邀请你参与到学术圈内的活动中来。

为了及早进入学术圈,我做了两件事。

一件事是接受华南师大的邀请,去该校为其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讲授“计算机模拟”。当时,国内教育技术专业还没有学校能开设此课。我的讲授获得了成功,在该校得到了认可,这由此加深了我们两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开始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业务关系。该校在国内电化教育的圈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听课的这些研究生毕业后,多被分配到国内有关高校,几乎都成为学校的骨干,授课的影响通过他们得到了放大。

另一件事是,华南师大分别邀请日本的卢叶浪久与坂元昂到该校交流。卢叶浪久是日本著名的CAI专家,坂元昂是日本教育工学会的会长,是日本教育工学的顶级专家。当时国内教育技术界的有关专家、高校教育技术专业的领导、各级电教馆的领导几乎都来了,这是一次教育技术的盛大聚会。参会人数约有三四百人,坐满了小礼堂。当时,华南师大邀请我去做翻译。这是面向数百人的实时翻译,这样的翻译我没做过,它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成也此事,败也此事。若成功,尔后必将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否则,很长的时间抬不起头。我接受了这两次的翻译工作。经过努力,翻译工作取得了成功。听众满意,学校满意,专家满意,日本人也满意。会后,随访的日本人对我讲,他们其实也带来了翻译,若翻译不到位,会及时换掉我。有位教授对我讲,这是他听到的最好的翻译。这次的翻译使大家认识了我,也使我在教育技术的学术圈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此后,有些单位、个人主动和我联系,欲和我进行学术交流。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主编于扶芝会后与我交流并向我约稿。从此,我和该杂志社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今,该社已换了多任领导,但我和他们仍保持了密切的业务关系。

经过这两件事,我与教育技术专业的学术界进行了很好的碰撞,他们认识了我,了解了我。它为今后我在学术界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此,我们走进了学术圈,也为我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建立、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外部关系。

“不断地练好内功,完善自己”

为了建设高水平的专业,需要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是自我完善。交流从来是双向的,单向的交流不可能长久。

专业建设的初期,在与同行交流时有两件事至今记忆犹新,不能忘怀。它给了我很好的教育。

一件是在上海拜访一位CAI的专家。我们找到了专家的住所,登门访谈。说明了来意后,专家在门口接待我们,没让进屋。当我们深入地介绍了自己的工作,谈到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理解及国外的进展后,专家才表示愿意与我们交谈,请我们进屋讨论,一直谈到吃饭的时间,还邀请我们一起进餐。

另一件是申报七五课题。据悉机电部有一批“七五”规划的CAI课题,我们前往项目办公室去联系申报有关课题。开始,项目办公室接谈人员说项目已经分配完了,不予接谈。经过多次交流,说现在仅有一项课题尚无人承担,此课题是要建构一种课件的自动生成系统,以便不会编程的人也能开发课件。这无疑是一块硬骨头,所以无人承接。“七五”期间,开发课件只能靠编程,还没有自动生成的课件开发工具。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我们围绕这样的系统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分析,并对其基本模块进行论证、试验,在此基础上,对该系统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事实上,此时我们完成了该系统的原理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再去项目办公室交流时我们是满怀信心的。经项目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我们的研究方案进行充分的考核、答辩,最后同意了我们的申请报告,并将该课题批给了我们。这是我们第一次申报部委级的规划项目,它给了我们很多教育和启示,从此开始了我们系统的CAI学习和研究。

从这两件事告诉我们,为了交流,必须要自我完善,要练好内功,只有这样,别人才相信你,才愿意与你交流,这样的交流才能持续。

经历过这些事情后,为了创办专业,我们更加认真地学习、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地练好内功,完善自己。

在建设专业的过程中,我主持、完成了多项教育部等部委规划项目,包括“七五”、“八五”、“九五”规划项目和专题项目共四项,教育部教改项目一项,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项目三项。

为了练好内功,我们认真学习,特别是学习国外的文献、书刊,关注国外的动向。我每年至少去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两、三次,有时一个月去两、三次,每次均复印一些国外的书刊。我们阅读的国外书刊远多于国内的书刊。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例如,我们对中、日有关教育信息处理的文献进行了比较研究。查阅了“中国电化教育”和“日本教育工学会论文誌”从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近两年的所发表的论文,考察有关教育信息处理应用研究的文章有多少、应用各种算法的文章有多少,各占多大的比例,从中找到中、日两国教育技术研究的水平、特点及我们的差距。

通过认真学习、积极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它使我们在交流时更具自信。随着自身能力的提高,进行交流的频度、水平得以提高。我们常常受教育部有关司例如高教司、师范司、基教司的邀请,进行大会交流或小范围的交流、评审。也常常接受有关高校、部门、学术团体的邀请进行交流。

1993年8月,为了推动CAI,高教司组织了CAI研讨班,我受邀在大会交流。随后,我受邀为CAI评比的专家。专家组由华中师大、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方交大、浙江大学等校的专家组成,我被列入首位。

为了推进CAI和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在师范司的支持下,我们组织了全国电化教育专业CAI研讨班,该研讨班会不仅进行了学术交流,还讨论了CAI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此次交流在全国电教专业中尚属首次,在电教专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全面负责完成了研讨会的组织工作,包括研讨会的发起、师范司的联系、交流专家的邀请,直至向师范司递交会议的总结报告。事隔多年后,还有专家提及此事。

我们也经常参加一些学校间的交流。西南师大利用CBE学会学术年会在西师召开的机会邀请有关专家为该系师生作学术报告。受邀的专家有北师大的何克抗教授、华南师大的李克东教授和我共三人。何、李二位应是国内最具影响的教育技术专家。报告会上,我就我们近期的研究成果和学习认识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参加各种交流的机会也增多。通过各种学术会议、各种评审会等使我们不仅得到了很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有了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各种交流,扩大了本专业的影响,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华师。正如长沙国防科大苏建志教授对我的学生所说的,我是先认识你们的傅老师,再认识华师的。

学术交流时,除自我完善外,还需适时地表现自己,即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观点、思想和诉求,这对专业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我曾是两届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一次会议上,由于我对所讨论问题的充分论述,会后,参加会议的外语电教杂志主编向我约稿。在教指委的会议上,由于我能适时、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情况、优势和诉求,使我系能有更多的教师参加到统编教材的编写中来,这在建设专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既没有大师,也没有权威,为了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只能靠我们自己。为了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我们的研究,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工作应争取在国内具有先进的水平。我们应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应做到先人一步。

专业建设初期,人们普遍认为电教专业的主流是教育电视的编导、制作。有很多学校根本不开设计算机、计算机辅助教育等方面的课程,或即使开设了也由计科系来开。此时,我们认为计算机的教育应用应是未来的主流,我们不仅自己开设了计算机、计算机教育应用的有关课程,并编写了“计算机与教育”的讲义,以满足学生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学习。不久后,在讲义的基础上,经修改后,由华师出版社正式出版。该教材为国内第二本正式出版的CBE教材,出版后,不仅本校用,也为外校所选用。

正当大家还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教学时,我们先于别人已关注到“课件开发”有关内容的学习。我编著的《CAI课件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设计》分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CAI课件设计的原理与方法》除用作教材外,还为国家教委工科CAI协作组、中央电教馆等多个单位用于培训。该教材于199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这在全国电教专业是唯一的。

上世纪90年代,多媒体成为教育技术的一个热点。为了推进多媒体的教育应用,我们率先编写了“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讲义),并同时完成了教育部专项课题“多媒体CAI写作系统”的研究。利用讲义和写作系统,对校内教师进行了多媒体教育应用的培训。应湖北省师培中心的要求,我们还对省属高校进行了相关的培训。该讲义经修改,以“多媒体技术及其教育应用”的书名由高教社正式出版。

在大家仅关注CAI教学系统、教学软件的开发时,根据国外的发展,我们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处理,并于1991年向教育部电化教育教材委员提交了“教育信息处理”的教学大纲,这在国内尚居首次。经教指委讨论,该课程被列入教指委的课程计划。

通过学习,尤其是国外的先进思想和发展经验的学习,结合我国的实际,我们在很多领域努力做到了领先别人一步地出成果、调整计划,完善专业建设。它使我们的专业建设始终走在国内教育技术的前列,保持了专业建设的先进性。

“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成绩归于华师,归于桂子山”

教育技术专业是一个文理交叉的综合性专业。它利用电子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的思想和方法、理论与技术,来完善教学过程。早期的电化教育主要是利用投影、幻灯和电视,当今的主流是利用信息技术,即称教育信息技术。

由于综合多学科的特点,教育技术系统内有人认为教育技术论影像不如影视专业,论计算机不如计科系。系统外的人认为教育技术学习的课程内容专业性不强,水平不高,而且很多是操作性的内容,即或外专业人一看就懂,没什么学的。一些学生毕业时,将专业书籍都丢掉,几乎没留什么,这表示教育技术专业不成熟的一面。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中需要构建高水平的知识架构,开发本专业的高水平的课程。基于这样的思想,在参考大量国外有关书刊的基础上,我编写了“教育信息处理”的教材。该书出版后,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称该书是真正教育技术专业的教材。该教材具有很好的专业性,它介绍了教育信息的各种特性,介绍了基于这些的特性和处理要求的处理算法。这些算法多是用于教育信息处理的方法。教材具有很好的科学性,主要讨论有关算法的原理,并使用一定的数学工具,进行理论分析和具体的处理过程。教材具有很好的先进性,介绍了国外现今主要的方法和理论,许多算法在国内尚属首次提出。教材具有很好的实践性,教材的每一种算法,均可用于实际的教学。根据教材中的算法,都可以开发出相应的处理系统。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利用教材中的S-T法开发出了相应的系统,在北京基础教学中取得了成功。

《教育信息处理》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0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修改后再版。作为教育信息处理课程的教材已为全国各校所使用。有的学校根据内容的难度、水平和学习要求的不同,将教材的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分别用于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学段学习。

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育也逐步进入到教育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核心不在数据的体量大,而是如何从这巨大体量的数据中得到有用的信息,这需要数据处理。这是大数据的关键。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态。在教育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处理将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在教育技术专业的建设过程,我们不仅关注教育技术的研究,也十分关注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和教学改革。我主持、完成了教育部“高师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中的一项子项目,并通过鉴定。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曾获得1993年湖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2001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奖和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在教育技术的专业建设中,我们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为我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与此同时,我自身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些奖励和荣誉:

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3年获曾宪梓教师奖;

2011年12月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20周年的庆祝会上被授予“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

我们在专业建设中取得的成绩,首先应感谢学校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所取得成绩更是源于华师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它是孕育我们成长的土地和空气。

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成绩归于华师,归于桂子山。

©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