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刘三女牙,47岁,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部长
在华中师范大学百余年的悠久办学历史中,有一个年仅17岁还尚未“成年”的教学科研单位,在旁人眼中也许只是毛头小子的“他”,却创造了很多华师第一、甚至是全国第一:华师第一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华师第一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华师第一个非法人的国际联合办学机构、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第一个十年规划、国内教育领域第一个111引智基地……,“他”就是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工程中心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从成立之初,工程中心就把支部建在科研团队、建在项目组,事业发展到哪里,支部就覆盖到哪里。教工一支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团队、教工二支部教育信息化产业转化团队、教工三支部“人工智能+特殊教育”团队均为国内相关领域佼佼者,屡次被相关部委表扬。无论是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工程开发还是对外服务,他们都身先士卒、勇挑重担,也一次又一次地见证了这许多个“第一”的诞生。
2009年暑假,国家工程中心申报工作组刚一成立,就进入了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状态。这期间,我的孩子摔断了胳膊,我却没能照顾受伤的孩子一天。有一天晚上孩子打来电话,说妈妈病了,要我回去一下。那天我破例10点左右赶回汉口的家里,进门的那一刹那看见年仅7岁的孩子一手打着吊带,一手扶着输液瓶,照看发烧40度的妈妈。现在想来,还是时时心疼的难以自已。
付出终有收获,2009年11月2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工程中心进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序列,成为国内第一个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2月,工程中心以优异成绩通过科技部验收,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研发、产品推广、产业示范的重要基地,代表了国内教育信息化领域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的一流水平。
2016年8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在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方向组建国家工程实验室。虽然深知实验室建设任务艰巨,但是奋进的工程中心人不想错过这个机会!通知发布第二天,国家工程实验室申报工作组正式成立。从这一天开始,到2016年11月1日在国家发改委答辩结束,申报工作组渡过了炼狱般的66天,没有周末,没有中秋节,没有国庆节,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加班。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很多年轻人都扛不住了,接二连三地病倒,不严重的带病坚持,严重的到医院取点药后立马归队。申报期间,工程中心主任杨宗凯同志的腿受伤了,但他坚持要对申报工作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从整体思路到每一处细节,跟工作组一遍一遍地反复推敲、打磨。有一次他拄着拐杖过来,电梯坏了正在维修,他忍着疼痛爬了四层楼参加讨论。这一幕深深地感动和激励了工作组的每一位成员。
得益于华中师范大学近十年来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工程中心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积累的技术优势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更由于工程中心团队迎难而上、奋力开拓的决心和担当,工程中心最终战胜了多个实力强劲的对手,获得组建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第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殊荣和重任!
这样见证“第一”的故事还有很多,国内教育信息化领域第一个战略研究基地、2018-2020年连续三年国家自科基金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类(代码F0701)获资助项目总数排名全国第一、获得该领域第一个重点项目。面对每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工程中心人绝不退缩,我们固然有“神”一般的对手,但我们更有勇于担当、团结一心、无怨无悔的队友。无论面对多少困难、历经多少艰辛,我们都甘之如饴,因为这是我们华师人能够迎头赶上时代发展、我们教育人能够守住初心梦想、我们科研工作者能够实现使命担当的机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天的工程中心已融入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的整体布局当中,承载着百年华师擦亮底色、再创辉煌的期望。以教育信息化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21世纪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使命在肩,奋斗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