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实习与暑期实践相融相合:实习实践中感悟中国之治
——公共管理学院“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情况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分党委
一、事项名称
推进本科生专业实习全覆盖
二、预期目标
公共管理学院认真贯彻《华中师范大学“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部署要求,落实“以生为本”办学理念,扎实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工作要求。
1.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情怀、创新思维、管理能力。在“社会认知”“行业认知”“岗位认知”中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涵养爱国爱群之公德和服务社会之能力。
2.力戒形式主义,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学院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服务师生需求深度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为师生服务的思想,稳步推进我院“我为师生办实事”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3.实现暑期社会实践全覆盖,贯穿本科生培养的各阶段。专业实习与暑期实践相融相合,实习实践覆盖本科生全年级,硕士生、博士生多层次共同参与,鼓励学生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以高校之智慧为基层治理赋能加油。
4.鼓励学以致用,增强学生专业认同。通过政府实习、实地调研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体验国家机关运转状况,巩固和拓宽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积累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打磨专业技能。
三、主要措施
1.以“乡镇社区”为切口,链接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学院围绕“理解中国之治”这一主题,选派学生赴武汉市、鄂州市、咸宁市等地乡镇及社区开展政府实习、实地调研、党史宣讲等专业实习实践活动,提供近200个政务体验岗位,暑期社会实践本科生全覆盖。
学生在武汉市向阳社区调研观察
2.以“驻点田野”为手段,透视公共管理本色与逻辑。学生立基城乡田野,从教育、产业、文化等多维度、多角度探索公共管理学科本色与学科逻辑,通过问卷收集、访谈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聚焦社会热点,理解“社区中的国家”。学生赵小玉说到:“10天的驻点调研,我用数据‘窥探’了农旅融合路径下涂家垴的乡村振兴。”
学生在“九品香莲”基地调研农旅融合
3.以“政校融合”为基点,培育公共情怀与公共意识。学院鼓励和支持学生“零距离”观察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的“末梢”,让乡镇、社区成为“田野课堂”,让乡镇、社区工作人员担任“课外导师”,在实习实践大熔炉中淬炼服务社会之能力。
四、主要成效
1.实现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全覆盖。学院第三学期暑期社会实践全覆盖本科生各年级,硕士生、博士生多层次共同参与,累计达230余人次。学生吴莹表示,青年一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青年的生命的重量应当在基层中沉淀。
2.搭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桥梁。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之中,扎根一线,服务群众,于广阔基层中做专业调研,累计走访乡镇、社区50多处,提炼四项“优秀社区工作法”,积累调研资料、咨政报告近百万字,调研报告20余篇。
学生访谈农户情况调研乡村振兴
3.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学院坚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创新发展”原则,与湖北省退休军人事务厅、武汉市汉阳区民政局、鄂州市涂家垴镇等地建立并发展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专业见习、政务实践和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实习实践,并聘请实习实践指导教师。
4.耦合舆论效应创新融媒体宣传。学院多平台、融媒体讲述实习实践好故事,于新华社、学习强国、中国青年网、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长江云等国家级、省市级刊发报道20多篇,于bilibili、微信公共号等新媒体编发短视频5部、推文10余篇。
梁子湖融媒于新华社客户端报道行至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