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故事 | “我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没有忘记我是一个共产党员”

讲述人:陈吉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退休教师

我于1956年12月在中南财经学院工作期间,中南财院党委批准我为中共预备党员。1957年1月26日,中南财院党委组织预备党员举行了宣誓大会。会后,我将入党誓词带回家,反复看了几遍,之后便将它保存起来,便于自己查阅,督促自己履行。现将这份64年前的入党誓词抄录于下。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的著作,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积极工作,精通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屈不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下面的领誓人、宣誓人、监誓人及附注,均从略。

我通过学习,对这份81个字的入党誓词以及誓词对预备党员提出的4个方面的要求,谈谈个人的认识。从整体看,誓词内容丰富,要求全面,文字简炼,好懂好记。从誓词内容看,是党对预备党员提出的4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忠于党。强调是志愿入党,要求承认党纲党章,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这是党对党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二是要求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这一条极为重要,因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全党的指导思想,理所当然是每个共产党员的指导思想。而且指导思想只能一元化,不能多元化。现在有的共产党员信基督教、佛教,有的老党员推崇民主社会主义,这都是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共产党内是不容许存在的。还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开放的、发展的,因此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觉悟,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三是工作积极,精通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条是共产党员应遵循的根本宗旨,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是积极工作?怎样精通业务?怎样才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问题都要搞明确,才能实现誓词提出的第3条要求。如果一个人工作认真负责,能克服一切困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这应当可以说是工作积极。“精通业务”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一个人对业务掌握达到了“精通”的程度,就应当是专家了。因此精通业务是否可以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口号“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联系起来思考。干一行,是单纯完成任务;爱一行,就不一样了,是对所干的工作产生了感情,想把工作干好,干出特色,干出水平,干得比别人优秀。这就要求自己广泛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进入新领域。把干—爱和学—专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就成了某个方面的专家,也可以说是精通业务。关于“全心全意”的问题,为人民服务必须全心全意。如何做到全心全意,关键是要排除私心杂念。只要有私心杂念的干扰,必然会出现三心二意、半心半意、甚至虚心假意。四是关于不屈不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问题。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不断努力拼搏,可能要几十代人、甚至上百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因为遥远,就认为可望而不可及,而无所作为。但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我们应当重视,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激励现代和未来的共产党员。

从1957年的1月26日直至今年(2021年)的1月26日,已有64年。其中我在职32年,退休32年。从实际情况看,我虽然按规定办了退休手续,但思想上并没有退休,更没有因退休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退体后的第一个10年,我的任务比在职时还重。一是学校因国家教委课题需要,返聘我6年;二是湖北省高校老年人协会会长史子荣(原文教部长、省政协副主席)办了一所汉皋大学,聘我去任该校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学校党政领导研究后,由王庆生校长找我谈话,表示要支持省老协办汉皋大学,同时支持我去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他建议我半天在校做课题,半天去汉皋处理日常工作。后又推荐我参加全国师范群英光耀中华丛书编委会,并参与主编丛书第一卷、第六卷。我还受邀参与湖北省老教授协协会、华中师大老教授协会的筹建,承担湖北省离退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华中师大教育思想研究;我还应华中理工大学、湖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湖南函授站协会、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中南师资培训中心等多个单位邀请进行系统授课或做专题讲座;我还为华中理工大学高教管理研究生评审论文,参与毕业生的论文答辩,直至1998年。我在汉皋大学办学9年里,在既无校舍、又无资金,更无人员的极其艰苦条件下,单靠收取学费,按照“自收自支,量入为出,保证教学,略有节余”的原则办学,培养了6000余名应用型人才,适应了当时改革开放的需要,受到省、市、区教委、自考办的好评,社会、家长、学生的欢迎。

1999年,因我的老伴病重,家里无人照料,而且我上面提到的任务已全部完成,于是我向省高校老协提出辞职要求,得到当时主持工作的洪德铭副会长批准,当年9月我就离开了汉皋大学。2000年我参与建立了湖北省老教授协会,2001年参与建立了华中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前者我任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換届后任顾问,后者我任副会长。2005年,学校任命我为校老龄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2003年我向湖北省老龄办举办的《老龄工作座谈会》提交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老龄事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一文,并荣获一等奖。2006年9月向中国老年学学会举办的《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提交《和谐社会与新型和谐家庭建设》一文,也被评为一等奖。转入21世纪后,我主要从事老龄问题研究。2011年,为庆祝老龄问题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中心要求中心成员统计所写老龄方面文章的篇数,统计出我共写了55篇。我主编《老龄工作理论与实践》一书(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荣获湖北省老龄办的创新奖;主编内部交流著作2本,编印学习专辑10本,编印《老龄问题论坛》45期,完成科研课题3项,获奖成果约30多项。曾被华中师大党委、行政两次评为先进老人标兵,华中师大老教授协会评为学会工作积极分子,湖北省老教授协会授予科教工作优秀奖,中国老教授协会授予科教工作优秀奖,湖北省老年学学会、中国老年学学会评为学会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老年学学会授予资深理事的荣誉称号。

我之所以能为党做些事情,完全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1949年12月我高中毕业后,我该何去何从,深感茫然。是党办了中原大学这所革命的大学,帮助我们解决了升学、就业的问题。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我们高中毕业时的政治课老师——湖南省委宣传部的张翼老师为我们提供信息,导向引路,开具介绍信。我中原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53年中原大学撤销,成立中南财经学院,直到1956年12月,我在中南财院加入中国共产党。这7年(1950—1956)是对我人生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7年,是我从思想上、组织上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7年。在这期间,我较系统地学习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的部分著作,在理论上为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上,组织安排我参加中南土改工作团广西分团宜山大队任秘书组长,在这期间我们住在贫雇农家里,参加访贫问苦、扎根串连、剿匪反霸、分田分地等一系列活动。回武汉后,又参加了三反、五反运动。1954年武汉发生特大洪水,中南财院按上级要求成立了防汛委员会,下设一个突击中队,我被任命为两个突击中队长之一,主要任务是负责抢险。哪里出现险情,就马上开车去抢险。那时的口号是“水涨一寸,堤高十分”。

党对我的培养、教育是全面的、全程的。1958年,中南财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成立湖北大学,增设数理化3个系,师资严重缺乏,学校决定从原有教师、干部中,以及本科毕业生中抽调一部分人分送到北大、复旦、武大、西北大学培养。我被选送到北大系统学习物理专业。通过在北大学习,我掌握了物理专业的三基,培养了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踏实细致的作风,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提高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从事物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以及适应工作转移的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2年,我随院系调整来到了华师,系里安排我主讲原子物理学,后来学校又任命我为分管教学、行政的副系主任,我在北大所学的知识就可以用到工作上来了。改革开放后,我从物理系调教务处任职,1985年学校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所,调我到该所主持工作。在此期间,我围绕工作,广泛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在多种刊物上发表发表论文。如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我首先给管理、教学管理下一个定义,然后分析这一概念具有“四性”,再步步展开,构成《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初探》一文。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以此为教材,请我给该中心的处系干部班授课,共讲了四届。组织于1982年、1985年下学期,安排我到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学习,主要是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学习,我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退休后,学校对老龄工的工作极为重视,较早的成立了离退休工作处、老年人协会、老教授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龄问题研究中心、老年大学等老年组织,并安排我在老教授协会、老龄问题研究中心任职,还支持我到汉皋大学任职,这都是组织上对我的培养和信任,衷心感谢。

光阴如白驹过隙。入党宣誓,转瞬64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这64年,我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没有忘记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能比较自觉地以党纲、党章、入党誓词,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不说无原则的话,不做有损党的形象的事。

这次党内开展“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活动,我再一次学习了入党誓词,联系我的实际,写了我的部分情况,向党支部、院党委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现在我已进入耄耋之年,视力、听力、腿力,衰老加快。看书、学习、写文章,速度慢、效率低,往往付出比过去成倍的时间,还不能成篇。上面写的这个材料,也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边想边写,所以没有逻辑顺序。但现在我的生活还能自理,吃饭睡觉都可以。虽有高血压,但每天吃一颗降压药,就可以控制住。我今后的任务,首先是把自己管理好,尽量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并在有生之年,再能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情,以报党恩,感党德。

©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