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故事 | “为了支持山区教育,就义无反顾地到最偏远的学校来了”

讲述人:刘美辰,21岁,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18级,学生

孙颖琪,20岁,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8级,学生

魏宁,20岁,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8级,学生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校史中的优秀党员——汪金权。

汪金权,男,1963年生,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蕲春四中语文老师。1987年大学毕业以后,扎根于蕲北山区,在蕲春四中教书二十多年,多年来坚持把自己的工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他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多项表彰。

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于汪老师准备扎根大别山之前。汪金权那天去蕲春四中看望他当时的中学老师顾凤鸣。四中在大山里,条件非常的艰苦。两位老师一见面就非常激动,但聊着聊着顾老师突然叹气说:“金权啊,你也知道,四中条件太差,留不住老师,现在也招不到好学生,孩子们都不愿意也没条件读书啊。”汪金权听完心里很不是滋味,坚定地说:“那我调过来。”顾老师原以为他随口说说,没想到,第二年汪老师真的调了过来。谈起当年的想法,他告诉记者:“我是从山区走出来的,当时看到四中很需要老师,为了支持山区教育,就义无反顾地到最偏远的学校来了。” 这一待就是22年。这22年里,四中从最初8个班级、10余名老师和几排平房,发展到今天30多个班级,100多名老师,并有了一部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前每年只有几个人能考上大学,如今每年有好几百名学生上大学。四中老师说起汪老师,都说 :“没有汪老师的苦心坚守,就没有四中的今天。”

这个故事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觉得汪老师身上有着教书育人、不怕艰苦的好品质,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