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故事 | “陈昌浩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

讲述人:李文瑶,19岁,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2019级,学生

1906年,陈昌浩出生在武汉市汉阳县永安堡戴家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但年幼时他就有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为此,1919年他来到武昌私立中华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6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即如今的华中师范大学,在这里,陈昌浩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启了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重量级人物革命的一生。

在红军时期,陈昌浩是个名噪一时的人物。原红四方面军干部何福圣回忆往事时,感叹说:“以前我印象中的陈昌浩不但是个气宇轩昂的伟丈夫,还是个天下少有的美男子。”那时候的陈昌浩高大英俊、风华正茂,又颇有将军的气宇轩昂,在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浓厚的氛围中,格外受下属官兵的崇拜。

西路军兵败祁连,陈昌浩告别战场

1936年10月1号,陈昌浩和与他一同领军的徐向前接到党中央指示,率领红四方面军的三个军团以及红四方面军总部、直属部队共计两万余人西渡黄河作战。在这次作战中,陈昌浩带领的部队惨遭失败,两万多红军战士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执行力中央军委的命令。陈昌浩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同徐向前以及其他二十多名幸存的卫士准备突围。面对敌人的骑兵追杀,他们只能边打边走、昼伏夜行。就在这时,陈昌浩突发高烧,久久不退。为了不拖累生死与共的战友,他坚持要徐向前先回延安,而他自己留在一个小山村里养病。1937年8月,带着对死去战友的愧疚,背负着自己对西路军失败不可推卸的责任,陈昌浩几经辗转终于回到延安。一天,陈昌浩突然来到时任苏区领导人张国焘的居所。那天,陈昌浩与张国焘对谈了半天一夜。谈话中,陈昌浩语气沉重地向张国焘表达了自己希望上抗日战场保家卫国的决心:“只要让我上前线和日本人打仗,我什么都无所谓。”第二天吃完早饭,陈昌浩才告辞离去,离开了红色的土地延安,也永远地离开了他施展精忠报国理想的革命战场。自此,这位曾统率过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红军统帅,正式向中国革命的政治舞台告别了。

赤胆终不改,长风万里行

1939年,由于严重的胃病,陈昌浩不得不放下了他誓死效忠的革命工作,赴苏联治疗。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去,就是十多年。在此时期,陈昌浩对革命事业仍然是赤胆忠心。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曾经的中共高级指挥员陈昌浩申请上前线,却被苏联政府拒绝了。尽管上前线没得到批准,但是陈昌浩在后方仍努力工作,勤勤恳恳。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后,陈昌浩荣获苏联政府颁发的卫国战争的奖章。

苏德战争的爆发后,陈昌浩被紧急疏散到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在那里,没人知道他曾经是中国实力最强方面军的总政委。为了活下去,陈昌浩去采石场做苦力,为了分得一块面包卖苦力。是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和坚定信念让陈昌浩在异国他乡、孤苦无助之中活了下来。他住在简陋的楼房中,却对此毫无怨言。1942年冬天,陈昌浩被苏军聘为翻译,奔赴斯大林格勒前线。战争结束后,陈昌浩和李立三、洗星海等人来到出版局工作,生活状况逐渐转好。在苏联期间,陈昌浩编纂了俄华词典,还编著翻译了许多马列著作。但在境遇的变化之中,陈昌浩仍然是念念不忘要回归祖国,多次写信要回国参加工作。1952年,陈昌浩在党中央批准之后,终于回到了阔别十三年的故乡。在陈昌浩之子陈祖莫的回忆中,那天父亲陈昌浩异常兴奋,中国驻苏联的全权大使张闻天走上前握住他的手说:“我们回家吧!”听到这句话,陈昌浩哇地哭出来了,真是可以叫做“泪飞顿作倾盆雨”。

陈昌浩(左)与其子陈祖莫(右)

耿耿怀大义,凛凛报国心

回国之后,陈昌浩被安排在中央马列学院任副教育长,一年后,他又被调任到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副局长,参与马列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以至于后来人们提到陈昌浩,都知道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撰第一部俄华词典的著名翻译家,却很少有人知道陈昌浩曾是红军时期叱咤风云的军事家、理论家和政治家。

在“文化大革命”中,陈昌浩没有逃过被整肃的命运。1967年7月30号,陈昌浩被批斗结束,晚上回家后,像往常一样吞下了安眠药,第二天,他再没有像往日一样醒来。

1980年8月党中央为陈昌浩平反并举行了追悼会。悼词中称陈昌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陈昌浩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2016年12月1号,华中师范大学科教职管办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前往“陈昌浩旧居”参观学习。在陈昌浩用灰色砖瓦简单搭建的故居中,记录着陈昌浩全心全意为自己认定的革命事业工作牺牲的初心,和他所拥有的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陈昌浩与张国焘分开前曾送他一首《兵败抒怀》,诗中写道:壮志匡神州,拔剑扫妖氛。勇士战场死,祁连葬英魂。全军沉血海,敢顾家与身?痛悼诸战友,长风万里行。耿耿怀大义,凛凛报国心。不求垂青史,愿作铺路尘。悲愤碎肝胆,革命倍艰辛。抬头望宇宙,歌罢泪纷纷。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确就像他自己写的诗中一样,至死都保持着中国革命的本色。

©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