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故事 | “凡是经济困难学生,都特别关注”


讲述人:吴孜怡,20岁,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学生

郭福英,21岁,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学生

【人物简介】

张志国,男,湖北襄阳人,汉族,中共党员,法学硕士。2002年7月从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毕业后到湖北工业大学工作,先后在原土木工程系任辅导员、校办任秘书,期间在华中师范大学在职完成了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曾任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现任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心中梦想的地方”

回忆起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他的总体印象就是华师是一个处处彰显大爱的地方,就像每一位华师人熟知的一句话:爱在华师。在他看来,华师是知识的殿堂,是心灵的港湾,是梦想起航的地方;华师是事业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他不断地前进;华师熔铸了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品格,注入了博雅的基因,培养了朴实的性格和刚毅的精神。毕业之后,他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华师是他永远的精神家园,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心中梦想的地方。

“凡是经济困难学生,他都特别关注”

对他来说,虽然本科已经毕业十八年有余,但绝大部分教过他们的老师,他都印象十分深刻,仿佛就像是昨天刚上过老师的课,老师们对他的影响也将持续一生。张大松老师是当时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在教授逻辑学这门课程期间,张老师让同学们观看当时全国大专辩论赛的视频回放,同时将五十个同学进行分组,让每一位同学都参加辩论赛。“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说,坐下来能写”是当时政法学院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张老师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让学生终身受益。

还有一位对他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是宋荣老师。宋荣是他们那一届大四的辅导员。在大四上学期,宋老师了解到他因为肾结石需要服药,两次都为他争取贫困补助,宋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令他十分感动,也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华师的大爱精神。

“爱在华师”这几个字在他看来,就是要把这种爱,融进工作中去。毕业之后,他的第一个岗位是辅导员,第三个岗位是学院的副书记,都是做学生工作,他坚持把华师培养的大爱精神体现到他的工作中去。凡是经济困难学生,他都特别关注。在他刚工作的时候,很多学生家庭比较贫困,当时只要是有各类奖助学金,在他分管的部分他会尽量向经济困难的学生倾斜,把他们帮扶到位。其中,他对六十余名新疆少数民族关心关爱的事迹,在2019年得到了《中国青年报》的大篇幅报道。

宋老师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另外一件事就是关于入党材料的撰写。入党材料的撰写要求很严格,他因撰写不够认真,被宋老师推迟了三个月发展,这对他触动很大。后来,终于在2002的3月23号,他成功地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在他担任辅导员和后来担任副书记工作期间,他尤其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入党材料撰写,务必规范认真,一丝不苟,确保党员的培养质量。入党材料一般都是用铅笔写,他非常认真的帮学生检查,发现没有问题之后才让学生用钢笔写。为此他的党建工作也多次受到表扬和肯定。

“通过自己的工作成就了老师,成就了学生,内心就会非常欣慰”

回忆起自己与党结缘的故事,他至今印象深刻。由于爷爷奶奶去世得早,父亲很早成为了孤儿,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家庭非常关照。父亲18岁被安排到供销社去上班,吃商品粮,成为国家正式职工,他们全家十分感激。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本身就承担着传播党的思想的使命,向党组织靠拢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每一个同学的必然选择。当时他们读书时候的班长,也是现在华师马院的副书记邵莉莉老师,无论在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邵莉莉老师都是学习的楷模。在她的影响下,他非常坚定地追求加入党组织。2001年9月份开始,全校的入党积极分子一起上党课,这也让他深刻地感受到:党课的纪律是最严明的纪律,党校的老师是最优秀的老师,他们用心为学生上好每一堂党课,也用实际行动向学生诠释了党的先进性。尤其是当时政治系的汪海燕教授,她为学生的授课是在轮椅上完成的,她一进教室,全场掌声雷动,同学们被汪海燕教授的奋斗史所折服,为其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而深受感染,这么多年过去了,汪老师对他的党务工作的影响依旧很大。

对于他来说,他的入党初心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多为社会做些贡献,能够被社会所需要,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在工作中,他不断学习提升,对照优秀找差距,见贤思齐,不断进步,不断增强工作本领。坚持学以致用,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在服务师生工作中不断彰显自身价值,通过自己的工作成就了老师,成就了学生,内心就会非常欣慰。一方面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正能量校友,另一方面使自己的工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他经常周末、平时工作的晚上以及寒暑假到办公室加班,他总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做。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多和学生交心谈心,无形中,无意中可以改变一个学生,可能老师自己感受不到,但是等到学生毕业后谈到过往,就会发此感慨,这也是他的工作的动力和成就感所在。在他看来,被社会和他人需要是对自己社会价值的最高认可,检验自己的工作好坏的标准就是育人的质量。培育优秀人才,就是自己的工作使命和担当,他始终践行这个初心,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积极主动地参与村委会的值班”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全世界铺开。有四件事情令他感触十分深刻:

第一件事,疫情防控中的基层治理。当时在他的襄阳老家,村委会一呼百应,村干部、党员以及返乡青年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村委会的值班,他们不仅参与志愿值班,而且积极捐款捐物,其中有一个人捐了一万元,这令他十分感动,也让他看到了党在农村的强大的号召力,使他更加坚信了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的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社会动员力和组织力。

第二件事,疫情防控期间湖北工业大学储备隔离点的建设。当时湖北工业大学作为储备隔离点,学校党委号召广大党员师生清理一千间学生宿舍,在二月下旬疫情还比较严重的时期,一下子就有四百余名党员报名。他们有时加班加点到凌晨,最后高标准完成了隔离点建设。

第三件事,疫情防控中的青年担当。湖北工业大学有五个人成为陈薇院士疫苗注射志愿者,其中有四名志愿者是00后的女生。这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了00后的担当作为。

第四件事,疫情防控中的英雄事迹。钟南山、李兰娟院士虽然高龄,但一直坚守在一线,还有渐冻症患者、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边的抗疫英雄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国家的安宁,鞠躬尽瘁,为全国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政课。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他始终坚信,党的坚强领导是打赢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证,党是我们的主心骨。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党要求党员下沉到社区,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探索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9400万党员的力量的充分发挥,使我们党的事业更加无往而不胜。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回忆起自己当初参加学社联动活动的经历,他遗憾自己参与的活动并不多。他在2000年暑假报名参加过一个法制报纸组织的到家乡法院、检察院、派出所等地实习。他曾经针对当时发生的案件,整理形成过两篇报道。回忆起这段经历,让他颇感遗憾的一是自己参加这类活动的时间比较短,二是并没有很好的深入。

关于学社联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认识和理想信念的影响,他认为:首先,学社联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到社会实践中去思考和检验在学校学习的理论,有句话叫: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在社会实践中可以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其次,通过学社联动可以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再次,湖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的几年来,选拔了大批优秀的又红又专的大学生进行培养,一方面上课,另一方面进行社会实践,参加再走长征路等社会活动,这批学生成长非常快,在毕业后很快崭露头角。在他看来,作为马院的学生,走学社联动之路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必由之路。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尽管从华师毕业已经有十八年,但是他对华师依然有着十分深刻的眷念,对他而言,母校华师是灯塔,是港湾,在华师他不仅学到了过硬的专业本领,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在工作中,他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用自己的真诚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爱在华师,相信这份爱、这种温暖也会一直传递下去!

©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