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读书班|学员代表交流发言稿

学习百年党史,激发奋斗之力

筑牢初心使命,改善办学空间

基建处     刘桂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要求:“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今年将迎来建党百年,我们要深刻领悟党的理论成果和思想伟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自觉站稳人民立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一、实践创新,砥砺前行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学校的困难事、师生员工的烦心事。近年来基建处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为宗旨,以强素质、树形象为重点,按照“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为进一步规范基建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在“制度保障建设,廉洁凝聚人心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十三五”期间,基建处按照规划建设目标,科学谋划,排除万难,积极稳妥推进基建规划项目建设,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建设的目标任务。实际完成建设投资64562万元,新增建筑面积156027万平方米。

(一)基本办学用房缺额大幅减少,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十三五”期间,竣工建成的南湖教学实验综合楼、管理教育综合楼、南湖校区地下停车场、理科实验楼等6个项目,新增教学科研建筑面积156027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我校基本办学用房条件。

(二)竣工建成南湖实验综合楼及地下停车场一期项目,项目集约化建设效益显现

“十三五”竣工完成的南湖实验综合楼及地下停车场一期项目,建筑总面积95060平方米,项目走集约化的道路,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功能涵盖办公、科研、教学、图书阅览、实验及停车等。该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基本可以满足南湖校区近万名师生就地学习需要,结束了南湖校区学生长期以来需校外往返数公里至桂子山校区学习的历史,项目建设集约化效益得到很好体现。

(三)竣工建成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异地共建项目,有效拓展了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办学空间

竣工建成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异地共建项目,建筑面积19378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每年为社会提供优质学位近330个,有效拓展了我校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办学空间。

二、求真务实,撸起袖子加油干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各类教学、科研及实验所需用房与现状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基建处将从实际出发,确保在建项目按期竣工,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目前在建项目11个:文科教学科研综合楼(一期)、大学生活动中心、文科科研楼、桂子山学生食堂、东南区学生公寓、青年教工周转房(二期)、元宝山学生公寓(二期)、理科实验综合楼、博雅科技大厦、大学生创业中心等,建筑面积430823平方米。

三、启航新征程,把规划蓝图变成“施工图”

(一) “十四五”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

服务于学校事业发展总体目标即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按照学科建设发展目标:桂子山校区侧重发展优势基础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南湖校区侧重发展教师教育相关优势学科。配套建设相应的教学、科研及实验用房;新建部分学生公寓,调整部分老旧学生宿舍为科研用房;结合学校用地紧张现状,集约利用校园现有土地资源,改造现有运动场地新建地下停车场,改善校园停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

 (二)“十四五”建设项目规划的主要原则

1.切实保障补齐短板的基本办学条件项目

由于建设资金总量不足、来源单一,建设规划的实施受到影响,一直以来用房面积历史欠账较多,实验室实习场所、学生宿舍(公寓)、食堂、留学生用房未能达到面积要求,制约了学校事业发展。未来五年基本建设应以补齐短板、切实保障基本办学条件为目标实施校园建设规划。

2.优先安排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能力提升、服务“双一流”建设的重点项目

实验室实习场所、科研用房以及人才用房的不足,导致人才流失同时也制约了学校人才引进,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能力提升,进而影响了学校“双一流”建设。

3.积极储备支撑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

(三) “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项目

“十四五”期间我校规划项目7个:国际文化园区食堂、南湖训练馆、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国家教师发展创新大楼、南湖学生公寓、一附中初中部综合馆、“三旧”改造等。建筑总面积2998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人民币163600万元。

四、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升级优化教学空间

在实施校园教学科研空间基础建设时贯彻新发展理念,梳理校园建设的需求模式。使校园基本建设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更加注重存量提质改造,在存量中得增量,多措并举破解校园教学科研空间不足的问题,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统筹教学空间论证,挖掘教学资源潜力

1.十号教学楼南楼架空层增设实验室空间论证

项目论证增加教学实验空间的建筑面积2437.20平方米,将一层架空层进行升级改造,布置门厅、土壤侵蚀室、土壤标本室、植物标本室、野外仪器室、样品消煮室、土壤样品室、预留实验室、仓库、值班室、卫生间、电梯厅等,实现建筑空间的最大化利。将东南侧室外楼梯进行部分拆除,保留二层平台做为门楼使用。南侧车行入口改为步行台阶、车道和花坛相结合,力求交通流线明确,人车分流。

2.桂子山校区运动场地规划论证

佑铭体育馆周边各类运动场地进行规划论证。依据校园远期规划总平面图及校园现状,拟在校区选择4块场地新增室外球场及训练场馆,规划布置如下:篮球场10块,排球场6块羽毛球场10块,投掷场地4块,游泳馆1座,羽毛球馆2座,新增室外球场建筑面积约为19055平方米,满足《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要求》的规定。为了解决体育馆周边现有停车位混乱以及校园内停车位不满足需求等问题,在体育馆周边规划停车场两处,共能提供586个车位

3.南湖校区室外运动空间论证

为了增加在校师生的体育活动场地,以及满足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的要求,对南湖校区室外运动空间进行论证。依据学校校园远期规划总平面图及校园现状,经过论证在南湖校区选择4块场地新增室外球场,规划布置如下:篮球场8块、排球场6块、5人制足球场1块、羽毛球场12块, 新增室外球场用地面积约为199266平方米,新增球场后室外球场总数量达到39块(不含已有田径场),满足《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要求》的规定。

(二)优化教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

1.音乐学院大楼维修升级改造

通过对音乐学院楼现状情况调研及师生需求收集,对大楼功能布局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重点改造行政办公公空间、教师个别课教室、学生琴房等。改造后将办公区集中规划,增设老师个别课教室数量及面积,减少学生琴房数量并增设琴房管理系统。

对音乐楼及音乐厅内部老旧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包括屋面维修、污损墙面翻新、老旧门窗更换、地面维修、电气线路整修,弱电线路整修,给排水管线翻新等。

对入口门厅、中庭、教师个别课教室、学生琴房、排练厅、剧场等空间进行室内装饰设计。

2.佑铭体育馆维修升级改造

通过对佑铭体育馆现状情况调研及师生需求收集,对大楼功能布局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重点改造教室训练室、教研室、篮球训练室、室内田径场等。改造后将办公区集中规划,增设教室、训练室数量及面积。

对体育馆及比赛场内部老旧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包括屋面维修、污损墙面翻新、老旧门窗更换、地面维修、屋面及平台防水、电气线路整修、弱电线路整修修整、给排水管线翻新等。

对入口大厅、走廊过道、篮球比赛场馆、篮球训练场、室内田径场、教师训练室、卫生间等空间进行室内装饰设计。

(三)提升校园文化空间,改善南门周边环境

为迎接120周年校庆,提升校园文化空间,在南门原址上对南门进行改造。南门的设计造型取自于桂子山校区最古老的建筑——历史学院和文学院,琉璃瓦坡屋面、檐下檩条,是那个年代的建筑语言,用当代中式的造型语言将这一建筑文化属性记录下来,形成大门的入口形象。

大门主入口结构总宽度30米、高度为13.8米、厚度为3.0米;外饰灰白色花岗岩,顶部为琉璃瓦坡顶,牌匾底色为华师绿;将原有进入校园车道拓宽,进行车行道路整体规划,解决原有入口道路拥挤的问题。主入口两进两出机动车道,校内校外车辆分流管理

五、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坚决学以致用,开创伟大事业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筑牢奋斗者的初心使命。“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耳熟能详的话语,阐述了我们党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的奋斗密码。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把对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时不我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已经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全面部署,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起步影响结果,方法决定成效,期待每一位奋斗者在党史学习教育之中,去成就更优秀的自己、去开创更伟大的事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

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教育学院 李玲

 

教育学院党委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院总体安排,通过推动总书记教育论述进课堂、进学术、进实践,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

一、党委牵头、把关定向,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学习两个“全覆盖”

为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入脑入心,学院党委牵头,统筹落实总书记教育论述学习进课堂全覆盖。一是进教育学院研究生课堂全覆盖。2020年9月开始,学院就全力打造“10+N”课程模式,推动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进研究生课堂。“10”即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十个专题报告;“N”即围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名师报告、主题教育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学院统筹学生课堂教学和教职工“教授说理”理论学习平台,打通师生理论教育平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交桥”。二是进全校师范生课堂全覆盖。学院遵循“多学科融合、老中青配合、研学教结合”原则,根据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9个坚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教材的“9个专题”,全力打造由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学科、历史学科的资深教授、优秀中青年教师以及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辅导员组成的“9个课程团队”,从2020年底开始组建团队,着手备课磨课,到4月25日,9个师范生课堂全面铺开。

二、守正创新、注重实效,着力打造课程教学“四个统一”

学院党委多措并举,发挥过程管理作用,从明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教材、选聘教研团队、完善督导评价多方面将课程建设落地落实,高效完成“备课、磨课、授课、检测”的完整教学闭环。一是统一管理。要求每个团队指定1名教师负责人,配备1名研究生助教,负责课程的统筹协调及课堂的管理服务。二是统一内容。我们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在课程框架下,立足教育学科特点,发挥教育专业优势,按照教育硕士及师范生需求,统一教学模板,设计教学内容。三是统一考核。我们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统一配发课程笔记本,按照平时成绩10%、课堂笔记50%、课程论文40%,统一设计考核方式。四是统一录课。我们对9个师范生课堂共81次课进行统一录课,促进各教学团队共研、共进、共创、共享,共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精品课。

三、学术引领、教研互促,切实引领党史学习教育“三个走实”

“学党史、悟思想”,重点在于落地落实到“办实事、开新局”上,学院党委在抓好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抓住三个重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一是发起成立“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智库联盟”,推进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服务走实。联盟将围绕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研究开展搭建平台、解读政策、资政建言、联合研究等工作,推动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解读、研究和宣传不断深化,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二是形成教研互促“三机制”,推进教师发展走实。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课的金课打造,我们建立教师、学生双轨评价反馈机制,“讲、评、研”多轮研课磨课机制,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全面提升思政课程的“含金量”,为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提供平台和机遇。三是联系实际教学,推进学生成长走实。我们全面践行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要求,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读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引导师范生树立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信念,厚植教育情怀。


从历史中汲取前进发展的力量

化学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党支部 原弘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是化学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原弘,今天我将向各位汇报我们支部开展党史学习的相关活动,我汇报的题目是“从历史中汲取前进发展的力量”,主要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党史学习常态进行。在常规的党建活动中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党员的学习能力,在学习文件时注重从其发展历史中把握内涵,在党课中融入历史。2016年12月的一次支部书记党课讲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其中就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阐发。我们支部入选了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在申报书的考察学习计划中,依照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安排。2018年12月22日-23日,值毛泽东主席诞辰125周年之际走进韶山,瞻仰铜像、参观故居,开展“缅怀伟人”的支部主题活动。2019年12月6-8日,参观了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学习活动。2020年的陕西延安行因为疫情原因推迟进行,2021年的河北西柏坡行将在今年完成。

第二,专题学习提升质量。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学习党的历史,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于是我就思考物理化学研究所党支部可以做什么。最后选择阅读金一南先生的《苦难辉煌》。这本书是我在2016年阅读的,读完的那天是7月1日,要去参加中国化学会年会,因为大雨滞留天河机场,到大连落地后就发了微信朋友圈,以读史向党的95岁生日献礼。2月26日在当当网下单,27日到货后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学党史”从阅读《苦难辉煌》开始,支部成员每人一册,努力学习迎接建党一百年!3月25日的支部主题党日上发给每个党员,并赠送给本科生红石榴党支部、菁英党支部各一本。在学习布置会上,简单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苦难辉煌》,第一要读历史、读政治、读社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军阀割据战乱不断、各种救国理论争论不休、广大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社会各阶层风起云涌的夹缝中生存并壮大,因为中国共产党选取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武器。但要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还必须善于运用这个科学的理论武器,找到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这个根本的方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同时也可以看看当时的中日国际关系、国共两党的关系,矛盾内外交织、关系错综复杂,由当时的外部环境、内部矛盾可以思量当前经济外内循环结合的新时代。第二就是要读个人、读党员、读英雄,党的历史是由成千上万名党员绘就的。作者对书中出现的人物,采取追踪的方式,一追到底。既有我们熟知的革命烈士,也有不甚熟识的革命烈士,甚至还有那些在中国革命最困难时期的变节者。我们可以通过书中每个党员的故事去把握、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只有透彻读懂那段历史,才能读懂中国的当下和未来。”更能让我们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4月24号从朋友圈看到相关推荐活动,及时与朋友联系,后期将会关注节目播出,集体收看,个人自学与支委导学相结合,提升学习质量,交流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党史,坚定信仰,听党话、跟党走,更要办实事、开新局,服务于学校的建设目标——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全力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扛好大学生党员责任

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本科生党支部 马育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本科生党支部的马育浦。很荣幸能够作为代表向大家汇报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情况。我汇报的题目是《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扛好大学生党员责任》。

作为全国样板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在校部两级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支部牢牢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坚决做到“学在前,走在前,做在前”。

一是“迅速学”,学习教育“全覆盖”。支部利用“主题党日”、自学、研讨交流等方式,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在福建和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等精神,学习领会赵凌云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原原本本阅读重点书目并分享学习体会。学部党委副书记多次指导和参与支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二是“创新学”,学习教育“活起来”。支部积极参与学部“红船颂”红歌会,主动参与“百年建党向党说”稿件撰写与推送,发挥专业优势制作传播展示华师“红色校史”的微动漫《重温光辉岁月,闪亮红色名片》,承办“百年锦绣征程,科创智引新章”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和党史名篇诵读比赛。支部录制“党史青年说”活动,黄皓同志讲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三是“践承诺”,学习教育“干实事”。全体党员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样板支部建设、促进学部发展、服务师生群众相结合。支部领办迎接样板支部验收、参与教育技术学和数字媒体技术一流专业建设等四件大事。每名党员结合个人特长领办一件服务学部、服务师生的实事。譬如,为了引导学弟学妹全面发展,支部37名学生党员全员参与到学部“星光领航计划”或担任学业辅导小导师;为助力人才培养,多名党员参与“新工科”项目建设等工作。同学们在党史学习中不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用平凡但务实的行动践行着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在这里也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支部中的26名毕业生党员的情况,我们已全部落实就业单位,其中9人保送至浙江大学等名校,1人曾获“校长奖”,大多数同学将走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或IT企业研发岗位。邓莹同志更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成为了一名新时代的女兵!

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激励着支部每一位同志昂首前进。以无悔青春、终生年华,投身教育报国、教育强国事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谢学校对支部及全体党员的关心关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们将秉承“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发扬“融达立新、敦行致远”的学部精神,始终不忘自己的党员和华师人身份,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蓄力。学史爱党,初心如磐,笃行致远,不负韶华。

谢谢大家。

 

©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