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


    2018-2020年是我院“一流学科”建设深入推进之年。两年来,历院人团结一心,将精神文明创建融入到“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明显成效。

    一、顺势而为,凝聚发展共识。

    顺时代大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为推动学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主动作为,深挖创建内涵。

    1、不忘“初心”,把牢思想“总开关”。政治站位有新高度。中心组成员集中理论学习20余次。巩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党员领导干部和教工支部书记讲授党课13场。“三全”育人有新作为。制定《历史文化学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案》。启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示范项目申报工作,拟划拨经费20余万。组织建设有新进展。把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参与社会治理、为群众服务,作为学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教职工党员到社区报到率100%,蔡丽娟老师服务时长已达32个小时。

    2、理性回归,打好人才培养“组合拳”。学术育人,“春秋”读书会、“新学人”读书会、华大研究生史学论坛、孙文共同研究班、正明讲坛、问津论道、华大古史、财税史、二十世纪革命史百花齐放。主办由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委员主讲与主持的“中国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15讲。文化育人,举办“长江翰墨”论坛、“长江杯”大学生书法竞赛、“长江翰墨书法临帖大赛”、湖北省高校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学生深入东湖社区、卓刀泉小学开展“讲国学、诵经典”活动。章开沅文化交流基金会有力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实践育人,出台《历史文化学院关于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方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办法》,注重“两化三早”、“五点结合”,实施“四大项目”,创建“三种形式”,初步建立了多维融合的实践体系。阵地育人,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加强文史经典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严格执行学校“一张表”流程。出台《历史文化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华师历院”建设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学院学生网络行为公约》。学院官方QQ累计发文量达4700余条,访问量近27万,微信公众号推送1300条。

    3、弘扬正气,营造师生共进“大环境”。促师德师风。制定《历史文化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历史文化学院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正学品学风。自2013年在研工部大力支持下成功申报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基地以来,学院先后组织多场学风建设交流会、主题讲座等系列活动。

    三、担当善为,广拓创建频谱

    1、抗击疫情,弘扬对家国的大爱。筑牢战“疫”堡垒。第一时间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本科生研究生应急教学领导小组、疫情防控阶段学生工作专班,出台《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本科教学应急工作预案》、《疫情防控阶段学生工作实施方案》等方案。党员师生下沉社区“双报到”,教授参与社区应急突击队开展志愿服务。培养家国情怀。以疫为教,实现抗疫过程中的全面育人。学院出台《关于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教育的工作方案》。以疫情防控为主题上党课、团课、形势政策课、举办对话沙龙、制作微视频或音频资源,提升学生的格局与情怀。融入人文关怀。采取“人盯人”战术,实时关切每个学生日常动态,并提供身心健康指导与关怀;积极为退休教工提供送药送物资上门的服务,服务独居、行动不便老人的日常起居。学院未出现一例师生感染或疑似病例。2020届毕业生姚瀚霖及其家长专程写来感谢信,感谢学院对学生的关爱。

    2、润物无声,融入对师生的关爱。以生为本。开办“春晖讲堂-优秀校友讲座”,捐赠专项奖学金资助后辈。搭建 “学术训练营”、“迈向名师-师范生训练营”、“奶茶时间”分享会、经验交流会、历院书香读书分享、学习互助组等平台。校党委书记赵凌云联系指导2018级历史学基地班。持续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发送羊毛被46床,保暖衣25套。帮扶特殊困难学生91人。以师为先。为青年教工的教学创新和科学研究提供全方位支持。初庆东、张达志、周月峰、詹娜获桂子青年学者称号。

    3、健康身心,树立对生命的珍爱。重视体育活动。教职工杯乒乓球比赛连续两年获得甲组混合团体第3名,女单第3名。师生杯乒乓球混合团体第1名;羽毛球混合团体乙组第5名。校运会男团第7名,女团第8名,并获道德风尚奖。纯净心灵。巩固“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年内对17名不同程度心理问题案例进行有效干预,及时化解3例重度抑郁伴随自杀倾向危机。

    四、奋发有为,凸显创建成效

    1、学科历史有积淀。形成特色鲜明的学脉传承,淬炼出“自强不息、务实求真”的学院精神,营造出“和谐、有序、实效、奋进”的学术氛围。中国史学科稳居A类序列。学院获批国家中小学(含中职)历史教材研究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学科发展与学院运行保持良好的平稳与发展的态势。

    2、学术研究有亮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立项名单2项,湖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3、人才培养有成效。2人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教学大赛一、三等奖。本科生周昕熠获得第十二届全国“史学新秀奖”,并在首届“全国世界史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论坛”上荣获首届“海国图志奖”一等奖。崔阳阳、夏雨在第七届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许宁获二等奖。蔡伟玲、程世杰分别获得湖北省高校师范专业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路鑫获第十一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一等奖,我院连续8年获评“最佳师范生集体”,连续4年获评师范生训测工作先进单位。

    4、社会美誉有提升。校外媒体对我院工作的宣传报道50余篇。2019年4月10日《中国科学报》以“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为题对章先生进行专题专访报道。2019年10月10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又专题播放了章先生的“读懂中国”的最佳微视频,展现了一代大师的精神风范。


© Copyright 2021 华中师范大学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