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典型

【党员好故事】易吉林:战“疫”马拉松一直在路上

2020-11-20


2020年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持续至今的战“疫”,如同一场尚未完结的马拉松。在这场马拉松的赛道上,无数普通的党员冲锋在前、担当作为、尽职尽责,成为一道道为爱奔跑、逆行的美丽风景,校友工作与合作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易吉林就是这千千万万有爱又敢于担当的集体中的一员。

对接联系捐赠方 照亮爱心的桥梁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从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的前几天起,易吉林主动与学校相关合作单位保持联系,24小时在线值守,累倒了躺一躺再继续。爱心捐赠通道开启后,医疗物资从四面八方纷纷捐来,她和合作办领导同事们一起,在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参与做好捐赠对接、致谢等相关工作。第一时间组建了学校相关单位的“校友抗疫捐赠群”“颗颗草莓甜心坎儿群”等专项对接捐赠微信群。协助基金会起草抗疫物资捐赠协议;组织设计带有华师元素的“捐赠证书”等。她的努力有效缓解了学校前期防控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据不完全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基金会共收到超过1万名爱心人士的捐赠,学校海内外校友及相关企业响应号召支持湖北、武汉抗击疫情累计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1.2亿元。她说:“我要勇做爱的支点,无数爱心的支点,就会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携手无惧,大爱同心。易吉林的先生从大年初一至武汉重启前一直坚守抗疫一线没有回家,儿子也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消杀等服务工作,三位家庭成员都挺身而出,相互鼓励,逆行担当。他们坚韧、奉献和担当,铸造了对抗疫情、挡在人民群众面前的一座钢铁城墙,一座用爱和责任巍然而起的桥梁。

加入党员突击队 闪烁红色的光芒

身为华师人,拳拳赤子心。指挥部决定组建党员突击队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参与,巾帼不让须眉。作为突击队小组长,从2月18日至武汉重启被派驻校医院管理社会捐赠物资,从早到晚,一直坚守在校医院和其他突击队员一起清点、搬运、分发物资,事事冲锋在前。接收物资集中时,每天需上上下下的负重爬楼梯多达50余次。刚开始穿上隔离衣时里面的衣服经常汗湿发冷,后来穿上跑步的速干衣才得到缓解。她认识到在抗击疫情的攻坚时刻,呵护好每一次无私捐赠的善举,不仅给学校防疫工作带来物资上的支持,而且增强了全体师生员工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疫情攻坚战的信心。她在工作日志中写到:“……看到每一件盛满爱心人士深情厚谊的物资经过我们驻校医院突击队员认真收发,让捐赠人的大爱精神得到尊重和弘扬,感觉到我们的工作特别有意义,感动和被感动鼓舞着我信心满满地又继续投入新一天的战斗……”此刻,党员突击队员身影散发的那一抹红色,是奋斗的颜色,奉献的颜色,是党旗光辉的颜色。

纵使平凡人,也有大情怀。她同时负责单位退休老同志的每日体温上报工作、困难同志的送药和生活物资、单位抗疫宣传工作等。她通过视频会议、微信、电话等方式发动单位各办公室的同事们积极宣传战“疫”中的好人好事,截至4月23日合作办在长江日报等校内外媒体网站、公众号等推文稿件约210篇。对于息县人民政府等合作单位捐赠物资的善举,她第一时间给与回应,撰写新闻宣传稿等。

勇做疫苗志愿者 展现信仰的力量

4月13日,易吉林如愿成为新冠疫苗II期临床500个志愿者之一。接种之后,她严格按照接种日记卡上的要求,认真测温、观察身体的反应,填写并及时发到临床随访群里,把每一点变化的感受都描述出来,便于医生研究和指导。易吉林说,“身为党员,身为武汉人,有责任和义务为新冠疫苗的研发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

因为一直在外奔忙,她也曾害怕自己体检不过关,特别担心自己是无症状感染者,在等待体检结果时,心里也曾忐忑不安。当看到武汉志愿者马甲上印着的“是党派我来为您服务的”闪光标识时,她又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和她同批接种的还有目前年龄最大的志愿者、84岁的武汉老人熊正兴……他们都在战“疫”马拉松中全程加速跑,为支援战“疫”争分夺秒,他们是这场战“疫”马拉松中奔跑的英雄,他们多次负重前行,他们是战“疫”路上最美的风景。

点点星光汇成星河,再苦再累也都值得。多次担任“急救跑者”的她作为中国马拉松两季大满贯的2阶跑者,跑了50余场马拉松!虽然这一次战“疫”的马拉松还在路上,但她坚信只要咬紧牙关,携手战疫,共克时艰,一定会跑到打赢新冠肺炎的阻击战的完胜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