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支部好案例】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政国学园党支部:探索“1+N”党建新模式 助力政治学一流人才培养

2020-11-24


2019年10月,学院党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成立了政国学园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的铸魂育人作用,将党建活动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21人,预备党员5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16人,本科生3人,是一个多年级、多专业、跨学习层次的复合型党支部。

作为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学院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以政国学园党支部为试点,积极探索“1+N”党建新模式,将党的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深度结合,在党的旗帜引领下,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助力政治学一流人才培养工作。

一、背景起因:问题导向,抓住人才培养牛鼻子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我们要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同样指出:“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性、应用型的人才”。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青年人才的渴求和重视。然而,当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门槛偏低、要求宽松、脱离一线需要,重知识轻能力,训练量(说读写量)不足等弱点,导致青年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对此,学院党委坚持以问题导向,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的牛鼻子,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把党的基层支部建设在育人“一线”,全面提升党建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

二、主要做法:大胆创新,打造“1+N”党建新模式

自成立以来,支部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党委的工作要求,结合新时代党的使命和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1+N”党建新模式。“1”是指保持政治定力,始终以党的建设为统领;“N”是指支部的制度建设、思想建设、学习建设和发展建设等方面具体工作实施。

(一)党建+制度,强化自身主心骨

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让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制度的“阳光”下顺利运行。一方面支部坚持推进党的制度建设,把住党员队伍质量关。支部制定《“政国学园”党员发展细则》,确保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公平、公正、公开,吸纳优秀青年学子加入党组织;同时,出台《“政国学园”党员管理规范》,加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从严从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员思想政治觉悟。一方面坚持推进学园管理的制度建设,把住人才培养质量关。支部制定《“政国学园”学生管理规定》,从报名、选拔、培养、奖学金评定、考核与退出等环节加强对人才培养的制度约束,把党支部的影响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二)党建+宣传,守好思想主阵地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思想的引航关乎国家的命运与前途。第一,打造宣传队伍。支部从近80名学员中挑选政治意识强、文字功底厚、具有宣传工作经验的同学组建宣传队。对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和学术活动等进行宣传,凝聚党员力量。第二,建设宣传平台。支部成立之初,第一时间建立自媒体平台,申请“政国学园”微信公众号,依托网络平台的实时互动优势,向党员们分享党政新闻、理论热点等信息,提升党员素养。第三,激发党员的宣传意识。“人人都是宣传员”,支部鼓励党员们在朋友圈、交流群等转发有热度、有温度、有态度的理论文章、时政评论,分享学习感悟,践行党员品格。

(三)党建+平台,拓宽学习主渠道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要想精神上不缺“钙”,就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第一,支部积极搭建课程学习平台。一周一课,每周末,学园会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为学生授课,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让青年学生更加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现状;一月一会,每月末,每个创新团队至少举办一次读书会,围绕着马克思经典著作、政治学专业书籍进行学习,让支部党员在理论学习和经典阅读中提高政治素养。第二,支部积极搭建实践平台。支部党员踊跃参加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城乡社区治理等数据库建设,帮助进行理论的翻译、数据的收集、资料的上传等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四)党建+创新,培养学术主力军

学院党委创造性地提出“学园制”培养模式。所谓学园制,就是复兴古希腊兴办学园进行高端学术人才培养的精神与做法,营造学园的物理空间,让学园成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进行学习、讨论、辩论、学术交流的场所,营造宽松、向上、探索真理的学习研究氛围,以探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支部积极参加学园的选拔、培养、评价、推优入党的各个环节,把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三、实际成效:凝心聚力,育人工作效果显著

(一)基层支部有活力

“初生”的学园党支部正如朝阳一般充满活力。党的建设工作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和服务学生。学园党支部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工作切入点,在进行党的建设的同时,充分激发青年党员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行学术创新的培养,将党的建设活动与人才培养活动结合在一起,同频共振、同向同行,也促使党支部迸发出新的活力。

(二)学习交流有平台

“两会两课”的学习交流平台已经初现雏形。两会包括:培养团队读书会,每月至少举行2次,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分享经典著作,已经常态化运行;学术论坛会,每季度举行1次,邀请校外学者和院内专家对学生的文章、书评进行点评,“政国论坛”现已举办4期,并受到央广网报道。两课包括:外语训练课,每周1次,由外语学院教师对学生的演讲口才、专业用语进行培训;学术创新训练课,每周1次,由院内专业教师主讲,引导学生选题、研究和写作。

(三)培养成果有突破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的各类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支部成员共写作读书笔记613篇,共171万字,翻译3万字;公开发表20篇论文,其中12篇C刊(C扩),撰写咨询报告8篇,其中国家级1篇;参与科研项目24项,其中国家级4项;22人荣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23人荣获“国家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等荣誉。

四、经验启示:全面出击,奏出人才培养的美妙音符

(一)弘扬立德树人的主旋律,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高地,一流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样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要立足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既有从学理层面宣讲党的理论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重视网络育人阵地,坚持立德树人,突出思想引领,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二)奏响人才培养的主题音,树立学园培养的工作品牌

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计划,成立“政国学园”,打造人才培养的工作品牌。依照“三从一大”即从严、从难、从实际出发、大读写量的培养原则,采用叠嵌式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主辅双修”,在正常的培养之外,继续开设学术创新类课程,将学生纳入教师学术创新团队,努力培养一流的政治学人才。

(三)演绎“课程+科研”育人的协奏曲,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以“学术研究”和“课程学习”为切入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课程为基,学园将党的理论学习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依托专业课程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宣传、讲解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坚持以研究为导,学园发挥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和国政国关的学科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引导学生树立“学术报国”的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