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喜迎党代会·奋进新时代】系列述评之八:立德铸魂 华师担当

2020-12-18


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推动学校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新发展。

奋进新时代,弘扬主旋律。近年来,学校改革发展成就引发中央和地方媒体持续关注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自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中央主流媒体正面发布学校各类新闻和专题稿件1000余篇,报道题材涵盖学校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报道形式丰富多样,较好地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师范办学的“华师样本”

师范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彰显办学特色,尤其是以赵凌云书记为班长的新领导班子,提出了“师范为本 育人为本”的理念。

学校高瞻远瞩,一直把人工智能教育作为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2020年5月,学校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信息技术与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新华社、中新社、央广等多家媒体聚焦报道。

2018年,学校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获得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也是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华师样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聚焦报道。

作为一所重点师范大学,未来教师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学校完成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明确了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把建设和发展“先进教室、数字教师、未来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呼唤信息时代的未来教师》的文章,全面介绍了学校在培养未来教师的做法和经验。

在实践中,学校确立了“一本三化”教育模式:以培养具有未来教育家潜质的优秀教师为根本目标定位,以立体化育人环境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以实践化为导向的教师教育培养方式,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教育方法改革平台。《中国教育报》头版刊发题为《华中师大打破“老三门”立体打磨优质免费师范生》的长篇通讯,重点介绍了我校师范生培养的创新举措。

学校在“构建数字教室、培育数字教师、引领未来教育”方面精准发力,取得显著成绩,《中国教育报》以《智慧教育,不再是飘在天上的云》为题全面报道了我校在师范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性做法和经验。《人民日报》先后推出《“互联网+”,催生打破时空的新教育》、《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融合带动教育现代化》、《用大数据为教育信息化铺路——访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杨宗凯》等报道。

爱国主义的“华师底色”

初心和使命,激励着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党创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同样要牢记精神源点,肩负起党赋予高校的特殊使命任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对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坚持上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课,为青年学子打好思想底色,奠定成才之基,为一流大学建设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2020年9月,学校启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四史”学习不仅融入了课堂教学,还不断创新形式,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020年10月22日,“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主题展览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展览在佑铭体育开幕,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抓住契机策划了14项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类课堂教学、全校性重要纪念和庆典活动。6月10日,我校《青春·为祖国歌唱》MV亮相《新闻联播》,展现华师人与祖国共奋进的青春色彩。9月15日,《新闻联播》播出《莘莘学子:用青春告白祖国》,开篇报道我校开展“时光书——我给未来写封信”活动情况,展现华师学子对党、对祖国、对民族的真挚感情。9月26日,我校千名老人大合唱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央和地方媒体再次聚焦报道。

2016年,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讲好华师故事主题教育活动。每年的华师故事都把爱国主义作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示华师人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几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大篇幅报道,中央和地方多家媒体聚焦。其中,《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重点报道。

以恽代英为标签的红色校园文化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打造的育人品牌。2015年纪念恽代英诞辰120周年,中央电视台在我校取景拍摄三集历史文献片《永远的恽代英》。恽代英党校、恽代英班、恽代英采访团、《恽代英》话剧等多次被媒体关注和报道。

立德树人的“华师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学校党委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和价值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2014年,章开沅先生四度提出辞去资深教授,且言辞恳切地表示“荣誉可以终身,待遇应该退休”。最终,学校决定同意他的请辞,章开沅也因此成为我国人文社科界辞去资深教授的第一人。章开沅请辞资深教授引发媒体强烈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

20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邢福义先生的《寄父家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邢福义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华水土,养育了中华文化、中华科技、中华风骨。当今的中国人,重视外国理论的引进,但也懂得,再好的理论,都必须适应中华水土,才能在中国开花结果。中国人有充分的冲劲和自信。”

此外,李良明、周洪宇、徐勇、马敏、高新民、牟成文、陆方喆等学者榜样引发媒体关注。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教育学院周洪宇教授的议案建议总是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和舆论热点。今年教师节前夕,徐勇教授和马敏教授受聘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资深学者,多家媒体进行关注报道。

洋雷锋志愿服务队、圣兵爱心社、心心火义教之家、“励志妈妈”周亚松、“孝心女生”陈春林等学生团队和个人典型引发媒体关注报道。周亚松的感人事迹引发新华社、央视、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聚焦报道,洋雷锋志愿服务队的事迹多次登上央视、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带着父亲上学的陈春林受到上百家媒体聚焦报道。

近年来,学校还涌现出辅导员先进典型胡余映、徐芬、杨灵珍、王璐等,校友先进典型“道德模范”梁达松、“大别山师魂”汪金权、“武汉爸爸”戴胜伟、“最美教师”华雨辰等。他们的事迹受到中央和地方媒体重点关注报道。

服务国家的“华师品牌”

服务国家创一流,潜心学术树品牌。学校各学科专业紧盯国家需求和学术前沿,每年都有重量级的学术研究成果,成为华师响当当的品牌。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研究院长期将“顶天立地”作为理论研究的宗旨,坚持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导向,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课题,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开创了政治学的“田野学派”。对此,《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刊发长篇报道。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的年度旅游报告、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年度文化发展报告、长江教育研究院的年度教育发展报告、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的年度汉字盘点均等成为国家智库的品牌,每年的成果发布会都会受到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关注报道。

此外,我校政治、哲学、历史、语言、文学、教育、心理、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领域专家学者每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级报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文章十余篇,充分展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实力和水平。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以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理论物理为代表的科学研究进入国际前沿领域,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是国际“重离子物理”的研究重镇。

化学学院的农药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绿色农药研究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和中国农业发展需求,世界农药巨头企业纷纷与化学学院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和成果转化,取得了一系列发明专利,创制了多个绿色农药新品种,服务于农业经济发展,造福社会。

数学、生物、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理工科举办的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和高端学术论坛等逐渐成为桂子山学术品牌。体育、音乐、美术等术科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举措受到媒体关注与好评。

教育扶贫的“华师作为”

国家需要,华师作为。学校积极主动作为,发挥学校特色优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入国家的脱贫攻坚战中,在教育精准扶贫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学校办公室的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学校开展的重点扶贫项目主要有: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援疆干部计划、定点帮扶楚雄州牟定县、团中央博士服务团、定点帮扶湖北省五峰兴山、仙桃市精准扶贫项目、湖北省博士服务团、一附中博乐分校、凉山州精准扶贫等。2017年、2018年、2019年教育部网站连续三年宣传我校教育扶贫工作经验和成绩。

云南牟定是学校对口帮扶的滇西少数民族地区。赵凌云、郝芳华等校领导先后赴牟定考察工作,举全校之力助力牟定脱贫。今年全国扶贫日前夕,学校融媒体中心记者专程到云南牟定深入采访对口帮扶工作,先后推出多个图文报道。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聚焦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学校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湖北省贫困地区咸安区、崇阳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县、孝感广水市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进行试点,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这些中西部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精准教育扶贫,取得良好效果,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等媒体报道。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马敏教授提出“用信息化助推教育精准扶贫”的议案和建议,引发媒体关注。

学校主动将学科建设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进行对接,多途径服务这一国家战略。在精准脱贫攻坚的某些领域,社会学院教师团队取得突出成果,成长为华中地区首屈一指和国内一流的扶贫评估和研究力量。除了承担大量的扶贫开发第三方评估工作外,社会学院扶贫研究团队还做了大量的扶贫开发相关学术研究和咨政服务课题,比如《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已出版发布3卷。团队的研究成果和教师有关政策研究的观点被央视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多次采访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