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喜迎党代会·奋进新时代】系列述评之四:奏改革强音 谋奋进之局

2020-12-14


改革,是高校蓬勃发展的动力,是创新发展的引擎。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华中师范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在中共教育部党组和中共湖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定不移地在深化综合改革之路上挺进。

坚定不移 奏响改革强音

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环境、新挑战,华中师范大学坚持党对深化综合改革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中师范大学肩负着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的国家使命和历史责任。学校需要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对标一流提升办学实力,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教育。”学校党委高屋建瓴,锚定改革目标,把准改革方向,直面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问题,改革的决心坚定不移,改革的脚步不曾停歇:

——2014年,以认真落实《华中师范大学章程》为契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强化“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建立职责明确、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监督有力的治理体系;

——2015年,以“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编制为机遇,持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学校和学院关系,推进职能转变,破除部门条块分割,建立全校“一盘棋”的体制机制;

——2016年,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立足“双一流”建设目标,围绕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行业特需超前布局,谋划学科重组与再造,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管理、基地建设、后勤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融入“双一流”建设大局;

——2017年,新一轮办学思想大讨论活动在桂子山上兴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教职员工、离退休同志、党外人士、学生代表、校友校董等广泛参与讨论,从办学资源、人力资源、科研工作、学科发展、教师教育、国际化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深化改革的共识进一步凝聚,思路也愈发清晰;

——2018年,以教育部党组巡视为契机,通过落实巡视整改要求,向制约学校长远发展难题进一步挺进,出台《华中师范大学深化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统筹指导治理体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事管理、科研体制、资源配置六大专项改革,精准靶向发力,着力推进六大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激发学校的内生动力;

——2019年,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校领导班子梳理出44项问题清单,10项近期任务立行立改到位,34项中长期整改项目也全面启动,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为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发展,奠定了基础,增添了动力。

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把握每一次机遇,在深化综合改革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串点成线,积厚成势,谋篇布局;一项项政策相继出台,一次次探索付诸实践,一幅改革发展蓝图日渐绘就,桂子山上处处奏响改革强音。

科学谋划 重点带动全局

深化综合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改革征程上的诸多挑战,学校党委深知,攻坚克难必须加强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

改革的推进要有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治依据。作为教育部首批核准实施大学章程的高校,随着《华中师范大学章程》的发布,高等教育法赋予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学校紧扣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向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内涵式发展迈出坚实一步,内部治理结构建设有了新蓝图。章程发布后,学校随即编制了《华中师范大学工作制度汇编》《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厘清学校内部不同决策主体的权限范围,弱化高校治理中的行政化倾向,为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提供制度保证,形成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良好氛围。

有了办学治校的“根本大法”,学校将逐步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变革作为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一招,开启了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深化综合改革绝不是为改革而改革,必须为实现学校发展而服务。学校围绕“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办学目标,以“争创一流”为目标导向,以育人育才为核心的“学生、学术、学科”一体化战略为主线,进一步理顺校院主体责任,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院系布局,激活办学主体活力。

随着发展基础的夯实、办学境界的提升、发展目标的明晰,学校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被逐步提上了议程。随着办学思想大讨论开展,学校对近年来综合改革的特征进行了梳理,凝聚起推动改革的强大共识。《华中师范大学关于深化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印发《华中师范大学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推进计划》,建构“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组织考核、质量制度、运行机制、资源投入四大保障,全面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重动力;出台《华中师范大学党政机关、直(附)属单位机构改革方案》和《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中层干部换届调整实施办法》,通过管理机构、职能和流程的重组和再造,理顺行政管理机构与教学科研单位的关系,推进扁平化和精细化管理,实现重心下移;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放管服”改革,建立“松绑+激励”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权;启动以绩效年薪制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学校财务从“核算型”向“参与管理型”转变,抓实“财随政走、钱随事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预算绩效管理……学校党委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勇闯改革“深水区”,一手抓改革方案出台,一手抓改革任务落地,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体制、资源配置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牵住“牛鼻子”,以重点带动全局。

扎实推进 结出改革硕果

近年来,学校党委始终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以“真抓”的作风、“会抓”的本领,扛起改革之责,一个个堵点得到疏通、一项项改革务实推进、一批批改革硕果不断涌现,为学校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学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强化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有机融合,构筑起立德树人体系的四梁八柱,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厚植沃土。如今,桂子山已初步形成教育信息化特色,也凭借“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实现办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同时,教育信息化也撬动了以“重视教学、崇尚创新”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激发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重动力:15门“金课”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学生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捧得“优胜杯”,实现了零的突破;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科建设水平再上台阶。在国家“双一流”战略中,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获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政治学和中国史等4个学科入选A类,排名前20%的学科11个。为深度推进融合教育发展、寻找教育学科发展增长点,学校还携手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共建全国首个融合教育学院,打造融合教育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智库研究以及资源服务的新高地。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对标国家智能教育重大战略需求,学校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力图打造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智库研究新高峰。

师资队伍质量稳步提高。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实现学校内涵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正是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深化以强化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为核心的薪酬分配改革,积极实施“高端人才引智计划”“教师持续发展计划”,以“外引内培”“引育并举”的方式不断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新增国家级、省级人才项目入选者90余人次,“学者名师支持计划”首批遴选100余人,章开沅教授荣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马敏教授、徐勇教授获评“荆楚社科名家”,中国史教师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

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如果说,教学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科研则是一所大学的强校之本。这些年来,学校获批首个面向教育行业、专门从事教育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创新的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实现办学史上的历史性突破;入选国家中小学(含中职)历史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82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和优青项目8项;荣获省部级社科和科技奖励一等奖23项;新增4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向各级主管部门或领导提交咨询报告300多份,其中117份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及主管部门的应用。

服务保障条件得到改善。学校近年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推进民生实事,使得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焕然一新:国际文化园区学生公寓、管理教育综合楼、理科实验楼、附小异地共建项目、南湖教学科研综合楼、文科教学科研综合楼(一期)等投入使用,宿舍空调安装、乒羽中心改造、雨污分流和主干道改造等工程陆续完成,大学生活动中心、桂子山学生食堂、文科综合楼(二期)等全面开工。一处处工地吊塔林立,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一间间教室粉刷一新,校内办学资源的紧张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广大师生能够共同享受学校改革发展成果。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深化综合改革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简除烦苛,很难一蹴而就;转变职能,需要久久为功。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才能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加快提升我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中国共产党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关乎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未来发展,关乎着全体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承担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历史使命。站在新的改革征程上,学校将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挺进深水区,以更加坚定的信心与决心开路破局,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广阔航程上乘风破浪、砥砺前行!